“本來還以為李講屢屢遭受重創,已經算不上什麼禍患,沒想到……”
“李講此子,大勢已成。”
靖王一黨,人心渙散,隱隱有敗降之勢。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一道聲音忽然響起。
“就算‘科舉制’要比‘察舉制’優越,也一定要有一個人引導吧?”
沉默了多時的靖王終於開口了,再也無法淡定,沉聲道,
“可是據我所知,世安侯你可就只剩下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了,若發生意外,到時候誰來接此重任?”
一石激起千層浪,一言點醒夢中人。
靖王不開口則已,一開口話音便是直擊要害。
原本已經絕望準備投降的官員,此刻一雙雙眼睛就跟通了電一般亮起。
是啊!
險些忘了,李講身中劇毒,時日不多,已經是將死之人。
而《科舉法》即便已經有了雛形,從完善到落地,依然有大量的準備工作需要完成。
這些不是一時半會能夠完成的,若沒有李講這個提出方案的人在,誰也做不到!
因此,在李講快死的情況下,強行推行《科舉法》,只會在大唐本就岌岌可危的局勢上,再添負擔。
空氣就好像凝滯了一般。
文相一黨看向靖王的目光帶著強烈的怒氣。
死者為大。
靖王做了什麼,路人皆知。
李講明明都已經主動退後一步,沒過幾天就要離開洛陽城,尋找一個與世隔絕的地方等待那一日的到來。
可靖王沒有絲毫的歉意也就罷了,居然還在李講要推行《科舉法》的時候,用這一點進行要挾!
這是何等的無恥?
簡直令人作嘔!
也難怪文相一黨的官員,怒火中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