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她才需要更加珍惜,一步都不能錯。
一片沉寂聲中,李講寫下正文第一句。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皎潔出塵的明月何時才有?我將酒杯舉起遙問蒼天。
不知道九霄雲端之上的宮闕,今天晚上又是什麼日子?
此句落下,在紙頁的左上角,竟然真的有一輪如白玉盤般的明月,如同從湖中升起一般,垂下萬噸清氣,緩緩上升。
“起手貫州,形成‘才氣明月’異象!”
“這只是開始啊,全詞完成那還了得?”
人們驚呼不斷,文章異象太罕見了,一般情況下,只有比較突出的貫州作品才配擁有。
而李講兩句話就寫出了異象,這種筆力與底蘊,直叫人歎為觀止。
若不是親眼所見,眾人定然不會相信。
先前,小孩與少年就已經站了起來,如今連一些大人都坐不住了,一個接著一個站起,探起脖子往前面看。
李講寫完這兩句,並沒有馬不停蹄的續寫,而是又舉起酒壺,豪飲一大口,方才抹嘴落筆。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我想就這麼乘著這股清風回到天上,又害怕美玉砌成的樓宇太高了,承受不住那份清冷。
起舞翩翩玩賞著月下清影,歸返天上的月宮,又怎麼比得了熱鬧的人間。
至此,上半首詞已經完成,寫到“瓊樓玉宇”的時候,其實就已經呈現出第二道異象。
李講落筆,字字響起清脆如玉石落盤般的脆響。
墨香浮沉,那輪皎潔的月亮之上,雲霧流轉,形成一座座宮殿。
至於月亮之下,則出現了一道虛幻的身影。
他時而在月下舞蹈,時而拍打著膝蓋哼唱,時而開心,時而哭泣。
整座洛陽城,此刻都驚動了。
家家戶戶,皆有人目瞪口呆的從門戶中走出,仰天看月,聽到了《水調歌頭》的聲音。
雲中宮闕,仙人起舞,聲傳萬里!
這已經是第四道異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