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目光掃過方琛,殺意騰騰,但緊接著就從袖袍中取出一份奏摺,兩手奉上道:
“陛下,今日之事,絕非微臣一人私心。禮部上下,有超過半數官員,都對《哪吒鬧海》感到驚恐,毫無疑問,這是一篇會危害扭曲民眾觀念的毒文!”
錢戍正深深叩首:“陛下,微臣以為,務必即刻銷燬這一期所有《長安報》,並且嚴懲作者!”
他的話音剛落,旁邊便噗通一聲。
方琛也跪了下來,同樣高聲道:“陛下,若一篇登府文章,會因為一個部門半數官員的反對而遭到抵制銷燬,那我大唐讀書人,必將人人自危。”
“長此以往,文道還如何發展?大唐還如何發展?此先河斷不可開啊陛下,否則後患無窮!”
錢戍正恨得牙關緊咬。
他之所以會讓半數官員聯名上奏,反對《哪吒鬧海》,彈劾李講。
那是因為他想讓陛下知道,這件事情很嚴重,必須儘快行動。
可是,卻正好被方琛抓住了重點,從而影射他這是想攜大勢,威逼陛下做決定。
錢戍正目欲噴火,他與這位手下也算共事多年,直到今天他才深刻明白。
什麼叫“教會了徒弟,餓死了師傅”。
遠處彷彿有一陣風吹來,珠簾輕輕搖晃,碰撞間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音。
文武百官皆沉默,兩人都說到這份上了,其餘人都不想貿然插嘴,以免引火燒身。
一時之間,所有人的目光,都偷偷地看向了那道龍椅之上的身影。
唐帝不語,食指輕叩扶手,發出有節奏的咚咚聲。
似乎在思量。
就在所有人都精心等待著聖裁的時候,忽然,外面的世界捲起了一陣洶湧的波動。
在場的文武百官都是修士,幾乎在一瞬間就覺察到了異樣。
龍椅的一旁,曾去過青州,為李講送冊封聖旨的劉公公,如鬼魅般出現在殿前,隨後又回到龍椅身邊。
“陛下,這氣息……好像來自世安侯府。”
劉公公聲音壓得很低,但卻並非是傳音。
所以,在場的人聽的一清二楚。
文武百官心底皆是咯噔一下,忍不住蹙眉。
李講初來乍到的時候,在世安侯府閉門不出將近一個月。
那時,所有人都以為他知道了利害,收攏了爪牙。
誰能想到,一場文相壽宴,此子便徹底撕開了偽裝,引發軒然大波。
文成驚聖,撫尺論法,孝道之爭……
樁樁件件,都是足以震動全國的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