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狼子野心,大逆不道就算了,居然還煽動群眾,嘗試衝擊禮法!人若無禮,那跟野獸有什麼區別?你們想回到茹毛飲血的階段?”
這些人,是傳統孝道的堅定擁躉。
他們不一定是父母,還有一部分是子女,激烈的反對一切與他們相悖的觀點。
在他們看來,甚至哪吒的所作所為,都是一種“離經叛道”。
有人曾怒吼:“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哪吒有什麼資格決定自刎?他償還父母這段時間的養育之恩了嗎?自私自利!理應千刀萬剮!”
也有人故作悲痛的說:“雖然很不想這樣說…但是!”
“作品的觀念,絕對是與作者高度一致的。李鎮國,你真的不打算說些什麼嗎?作為你的讀者,我對你很失望!”
不過,並不是所有人都站在李講的對立面。
尤其是一些年輕人,更是無比支援李講。
“什麼叫‘不尊敬父母’?難道不聽從父母的話,就是不尊敬父母?難道父母叫你去殺人,你也去殺人?父母的話,不代表全對!”
“就像陳初初所說的,除了父母之外,我們還應該擁有自己!這個‘自己’是什麼?獨立的判斷!”
還有一些人,看完了《哪吒鬧海》的故事後。
他們深深的愛上了“哪吒”這個角色。
許多人自發的擁護他,激烈發聲。
“明明是龍族作惡,李靖當時不保護自己的兒子也就罷了,居然還打算親手殺了他,這樣的人,有什麼資格為人父母?”
“沒錯,說句不好聽的,我若是哪吒,被自己的親生父親如此迫害,指不定能做出什麼事,未必會拔劍自刎!”
……
如果說。
在《傷仲永》出世之後,大唐各地就已經如同一團烈火,吵得沸沸揚揚。
李講不想著滅火就算了,還在這個基礎之上,丟擲了一部《哪吒鬧海》……
一時之間,宛若烈火烹油。
整個大唐都炸了。
這天上朝,凡是禮部官員皆臉色陰沉,尤其是禮部尚書錢戍正。
一眾官員看到他甚至不敢上前打招呼。
這個小老頭,是出了名的固執刻板,經常發表一些嚮往古代的看法。
很難想象,大唐都發展到今天這種程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