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詩才各有高低,但大多數都能寫到入流的程度。
凡是能夠達到“登府”層次的作品,陶徹都會聲化雷音,詠讀一遍。
隨後當著眾人的面,逐句拆解,相當於把飯嚼碎,教導眾人其中的精妙之處。
相比起來,不入流的人則要尷尬許多。
面對這些學生,陶徹往往會恨鐵不成鋼的瞪他們一眼。
訓斥幾句後,陶徹便會無奈地動用力量開啟吞光貝,給予他們微弱的瓊華之力。
沒辦法,誰叫是自家的學生呢。
再不爭氣,也只能寵著了。
至於這些學生的反應,無一例外臉色有些羞愧,得到了瓊華之力後,鞠個躬就回去了。
人漸漸少了,李講見自己再不上,就剩下聖子聖女他們了。
於是他也打算起身。
沒想到,陶徹居然投來目光,不客氣的說:“你壓場吧,我怕你把瓊華之力都吸完了。”
眾人聞言,又是覺得好笑,又是覺得羨慕。
因為這雖然態度不好,但卻是很高的稱讚。
“不至於吧。”李講訕訕一笑,摸了摸鼻子,又坐了回去。
薛樊是前十的學生中,第一個上臺的人。
他早有腹稿,所以提筆就寫,不多時,兩道流光在面前浮現,詩成登府。
這不算低了,畢竟術業有專攻,排名高也只是代表他戰力強,與詩才無關。
隨後,宋君如,裴筠琇等人,陸續上前。
最低都是登府,無一人鳴縣。
令人意外的是,寧巖松爆冷,居然寫出了一首貫州之作。
一時之間,三色寶光沖天,吞光貝居然裂開縫隙,竟然露出了裡面晶瑩欲滴的珍珠。
霞光流轉,宛若瀑布般對著寧巖松灌頂。
很多人在驚呼,這場面比登府時給予的力量相差太多了,怕是超出了兩倍不止。
擁有如此豐厚的瓊華之力,寧巖松臉上的笑容難以掩飾。
或者說,他也不想掩飾。
可算是出了一點惡氣……
寧巖松很自信,冷笑著斜睨不遠處的李講。
有這麼一首詩,他相信李講再強,兩人也是平起平坐——至少在今晚是平起平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