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金太玄甚至堵門要求韓修德交出李講。
幸好,當時這位老先生護住了他。
一行人聊了一段時間,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幾乎無所不談,幾位長輩特意在眾人面前做出一些很重要的指點。
別看只有兩三句,好像很簡短的樣子。
但實際上,若是沒有這麼一層關係在,或許花萬兩銀子,也找不到一個人告訴這些話。
天越來越亮了,眾人臉上雖隱隱有不捨之色,但還是明白,分別的時候到了。
許平秋笑道:“臨別在即,下一次見面就不知道什麼時候了,李講啊,是不是該真真正正送我一首詩了?”
“感情您在門口堵我,心思在這。”李講笑道。
許平秋最愛李講的詩詞,甚至當初入股《長安報》出資的時候,都叫李講以詩詞原文抵錢。
如今好不容易得到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可以光明正大的討要,他自然不會放過。
“也罷,筆墨紙硯在哪?”
李講話音剛落,眾人眼睛全都亮了起來。
韓飛章動作最快,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從乾坤袋中取出一應物件,擺在李講的面前。
人們一窩蜂全都圍了上來,按捺不住激盪的心。
因為李講上一次的作品,乃是震天動地的《青州詞》。
一句“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到現在還在各地流傳,振奮人心。
所以,大家都很好奇,李講這一次會寫出怎樣的佳作。
李講觀察四周,清晨薄霧繚繞,到處都是嫩草,空氣清新。
沒有多加停頓。
很快李講便在記憶中,翻找到了一篇作品。
“幸好在這大唐,同樣有這兩處地名,而且還對上了……”
李講心中暗道,隨後在一排毫筆中,取下粗細適中的一支,提筆沾墨。
他落筆之時,旁邊的韓飛章自願擔起朗誦的責任,沉聲吟誦。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三秦之地護衛著巍巍長安,透過那風雲煙霧依稀可以遙望見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