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類似的行為出現在文會之上,往往代表著會有非常不錯的作品出世。
“去年我在洛陽城遊玩的時候,家中二老曾千里修書於我。”
“說隔壁縣丞院子種的梨樹長了過來,非常礙眼,讓我無論如何都要回去說道說道。”
“當時我只是讓二老退一步即可……如今想來,這可不就是一個好的素材?”
安承悅心如止水,終於提筆作詩。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梨樹。
千里修書只為梨。
讓他三尺又何妨?
神城洛陽今有在,
不見當年楚天皇。”
修書千里,只為了小小的梨樹。
讓他三尺又怎麼樣呢?
曾號稱“神城”的洛陽今天還在世上,可誰又見到當初興建它的楚天皇呢?
不得不說,安承悅確實是有才華的。
他立意新穎,以一棵探過圍牆,來到鄰居院子裡的梨樹為內容,講述了他家人和鄰居因為這棵樹產生的恩怨糾紛。
不僅圍繞著梨樹展開故事,而且還在結尾昇華了情感,盡顯肚量,就連李講也挑不出毛病。
筆停,詩成,兩層寶光齊出,深處同樣有紫色的光芒一閃而過。
詩成巔峰登府!
凡是到了這個瓶頸口的作品,伴隨著時間沉澱,總有一天會達到“貫州”層次!
可以說,今天的百草文會前有《相思》,後有《梨樹》,絕對可以稱得上是成功了。
“好一句‘千里家書只為梨,讓他三尺又何妨’,安先生此詩能夠登府,實至名歸。”胡曼起身鼓掌。
席間一片歡騰,無論是真情還是假意。
至少此刻安承悅成為了眾星捧月的物件,無數讚美之聲紛至沓來。
甚至有一部分人,已經將其視作為今晚的魁首。
畢竟李講只是個連二十歲都沒有的毛頭小子,能在一天之內寫出兩首登府,已經非常難得。
至於比巔峰登府更高的貫州……
哈哈,當他腦子裡住著個詩仙嗎?
喜歡誰是文仙請大家收藏:()誰是文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