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講心想。
如果記得沒錯的話,去年府文院最後一道詩賦大題,命題要求是“鵝”?
這算不上多難,很多人最後都交上了自己的答案。
但最後寫好的人寥寥無幾。
有人說,寫作品有一重高深莫測的境界,叫做“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同理,若想要讓考官眼前一亮,取得其他人無法取得的高分。
那寫“鵝”的時候,就不能單單隻寫“鵝”,那太俗套,也太簡單。
還得透過現象看本質,用寫“鵝”的詩句,折射出一些人生感悟,世間道理。
於是,“鵝”便難倒了一片養氣境的讀書人。
李講低頭看向今年的詩賦命題,看清楚題目後,目光頓時一怔。
“今年的題目……竟然是‘月亮’?”
李講沉思,二話不說開始在腦海裡搜刮資料。
在前世,跟月亮有關的作品有很多。
比如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又比如歐陽修的《生查子》——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但問題是……
李講無奈地盯著金色大書,記載這些作品的字型,都是黯淡的,說明以他目前的才氣,根本就寫不出來這種作品。
像《道德經》一樣,等級太高了,只能學,不能寫!
無奈之下,李講只能從最簡單的五言律詩上翻找。
僅僅過了幾個呼吸,李講忽然眼睛一亮,停在了一處。
“嗯?還得是太白啊……”
喜歡誰是文仙請大家收藏:()誰是文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