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沙山山道上的香客絡繹不絕,猶如長龍。道觀之內,熙熙攘攘,香火繚繞。被壓抑了很多年之後,鳴沙山上的道觀總算給了漢民帶來一絲不一樣的感受。哪像以前,拜祭一下祖先都要偷偷摸摸。唯恐被人發現。
草亭之上,玄虛子端坐在蒲團之上。下面全是一群前來聽道的信眾。幾個早上闖進山門的少年,此時卻是一身青衣棉袍。卻不帶冠巾,不著雲鞋。一副道童打扮地跟在了塵身邊,遠遠地看著。
道之一字,包含天下萬物,諸般法門。可不單單就只有一個修仙而已。現在玄虛子講的便是金丹黃白的延年養生之道。中間穿插著無數例項,倒也讓地下信眾聽得點頭不已,只恨不得一字不漏地記下來,回去好活個烏龜王八的歲數出來。只是玄虛子特意要求的第一講難道就真的只是一般的養生之道嗎?
遠處的了塵笑了笑,將底下信徒的種種神識掃過一番之後,便一切瞭然於兄。或許一般信眾聽到的只是道家身形清靜,長安茹素的養生之道。可內中偶爾夾雜的種種晦澀不明的字章卻總被無意間忽略了過去。卻不知道真正的長生之道,便就在那一略而過的艱澀字章之內啊!
棄之美玉,就之木瓜。當玄虛子一章講畢之後,眾人紛紛行禮答謝,覺得自己大有所獲之後便離開了。唯有一老一少留了下來。
這一老一少會留下來,不但了塵,就連玄虛子都有點意外了。原以為這幾天連續講道能有一兩個發現就不錯了,沒想到才開始第一次講道就有了兩個意外之喜。
“講道已畢,你二人緣何逗留啊?”玄虛子端坐在蒲團之上笑問道。
“弟子聽聞仙師講道,其中有些字章晦澀難明,似有深意。卻苦思不得其解。願請仙師指點迷津。”先開口回答玄虛子提問是那位至少五十多歲的老人。一身錦衣華服,顯然非富即貴。
“弟子也是一樣,總感覺那些不明所以的話裡,好像在哪聽過,卻又想不起來。”少年也緊跟著回答到。
少年一開口,不但玄虛子,就連了塵都笑了。沒想到,一場緣分竟然來的如此簡單。
玄虛子笑過之後,掏出一塊玉牌來,先遞給了老者,開口問道:“此玉上有些東西,你們幫貧道看看,上面的是什麼東西啊?”
老者接過玉牌,只看了一眼,便一陣迷糊,眼睛就不知不覺間閉上了。恍若睡著了一般。
待到老者再次醒來之時,卻很是奇怪地問道:“玉佩之中有一座道觀,只是道觀為何一人也無?“
玄虛子哈哈一笑問道:”你與我觀有緣,觀中無人,卻是缺少主持,你可願意於此觀出家,從此長奉三清,持戒茹素,修一世功行?“
老者沉思片刻之後,突然跪伏在地懇求:”弟子自知殘年老朽,如蒙不棄,願拜先師為師。雖不敢奢求大道,但也願意長奉跟前,修戒持行,常伴三清。“
玄虛子點頭道:”如此甚好,道有千萬,殊途同歸。你我既有今日之緣,貧道自當不負與你,與你記名師徒如何?雖不得長生之道,卻自有功行,如何?”
老者點頭,朝玄虛子磕了三個響頭之後答道:“弟子願意!“
玄虛子微笑點頭道:”既然如此,這道觀便交你主持了,你可為此觀之主。平日修養身心,持戒奉行,早晚功課,度化眾生。待你三十年之後,三千功行圓滿,貧道自會讓人來引渡與你,如何?”
老者答曰:‘弟子謝過恩師。“
玄虛子笑了笑,又讓老者將玉佩遞給了那個少年。少年懵懵懂懂地接過玉佩,立刻端詳了起來。這次倒沒有入老者一般睡去,倒是很是嚴肅地盯著玉佩看了半天回答道:”這裡面不是仙師自己在講道麼,好像就是剛才講的,可比起先前,完整多了。“
玄虛子一震,臉色都變了。立刻問道:”你可能背的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