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有一次謝孤鴻處於關心他,過來檢視他度雷劫的情況。
然後謝孤鴻就再也不來了。
後來好不容易到了度命劫的時候,顧青山終於清靜了幾天。
命劫一過,他再次進階至太虛境界。
他立刻就感應到了一件事。
——他的真身替代了這個年少的身軀。
也就是說,從進入太虛境界那一刻起,處於這個世界中的人就是他自己了。
他在這裡透過修行所獲得的一切知識、技能、神通,統統都能帶回去。
——實在是太玄妙了。
究竟是怎樣級別的大修士,才可以做出這樣一個時代片斷?
顧青山無法想象。
這時一道火光飛來。
傳訊符。
顧青山接了,神念一掃,謝孤鴻的聲音立刻從傳訊符中響起。
“典禮即將開始,你呢人?”
顧青山就將玉簡放回原處。
他站起來,朝外走去。
七年。
他已經在劍淵呆了整整七年。
這七年中,顧青山並沒有使用魂力。
——以他對劍術的理解程度,解讀劍典其實不需要耗費魂力。
他只需要去讀,然後思索,就能明白每一部劍典上的內容。
經過了這些年,他發現上古劍修和後世的劍修,還是有差別的。
上古時代,劍修更強調自身對劍術的施展程度,而並不太重視招式,所以沒有秘劍這一說。
——古劍修們一劍可平山,一劍可填海,實力卓絕的劍修戰鬥起來,每一劍都是威力絕倫,根本沒有秘劍的概念。
但後世的修士就不同了。
大家實力有限,更沒有上古時代那麼好的修行環境和資源,就開始琢磨以劍招形成某種符合世界規則的力量,從而一次性爆發出遠超自身的大威力招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