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朝堂之上,眾人按文東武西的方向坐好。魏霸坐在諸葛亮的右側,面東而立。他雙手拱在胸前,閉目垂簾,一聲不吭。諸葛亮側過頭看了他兩眼,輕咳了一聲:“子玉?”
魏霸側過身,一本正經的說道:“將軍,請注意朝儀。”
諸葛亮很無奈的把頭轉了回去。魏霸這哪裡是要注意朝儀啊,這根本就是“我不想和你說話”的意思。他嘆了一口氣,卻沒有失望,他剛才已經讓董允去對皇帝劉禪說了,要劉禪在朝會後把魏霸留下來。皇帝留你,你不敢不留吧?
所以,現在魏霸再怎麼拒人於千里之外都不會影響大局,最終他還是要和他在皇帝面前坐下來,進行那個兩天前就應該進行的對話。剛才趙雲給他透了個底,他雖然還沒有最終放心,但大致已經有了一點底,不再那麼迫切了。
且讓你再使一會兒性子吧,畢竟是年輕人。
諸葛亮如是想。
在鼓樂聲中,皇帝劉禪強打精神,坐上了御座。
一個宦者走到階前,大聲宣佈朝會正式開始,讓有事要奏的人上前奏事。朝堂之上,都有預設的順序,諸葛亮雖然自貶為左車騎將軍,可是他還是預設的丞相,即使是位置大丞相之上的大將軍李嚴也很客氣的把第一個說話的機會讓了出來。
朝堂上一片寂靜,所有人都把目光集中到了諸葛亮的身上。說起來,諸葛亮已經很久沒有出現在這樣的場合了。從關中回來之後,他就住在宮裡,但是他不出現在朝會上,有什麼事都是當事人主動到偏殿去向他彙報請示,像今天這樣親自列席朝會,而且是以左車騎將軍的身份出現在武官的行列中,不是以丞相的身份出現在文官的第一位,有史以來是第一次。
諸葛亮咳嗽了一聲,輕輕的搖了搖頭,表示自己無本。
眾人又把目光轉向了李嚴。李嚴出列,說了幾句不鹹不淡的廢話就結束了。他比誰都清楚,今天的主角不是他,是魏霸。他才沒興趣浪費時間呢,他早就迫不及待的等著看戲了。
李嚴說完,又輪到文官那邊的九卿,九卿也沒說什麼廢話,很快又輪到了魏延,魏延無事可奏,直接忽略過去,接下來就到了魏霸。
剎那間,大殿裡一片寂靜,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魏霸這位蜀漢朝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四鎮將軍。
雖說魏霸割據一方也有多年,曾經無數次的指揮大軍征戰,說起來也是久經考驗,可是今天站在肅穆的朝堂上,被眾人行以注目禮,他還是有些戰戰兢兢。
在眾人的期盼中,他深吸了一口氣,起身出列,朗聲道:“啟稟陛下,臣有本。”
話音未落,眾人不約而同的屏住了呼吸,重頭戲來了。連諸葛亮都不由自主的挺直了身子。
一直昏昏欲睡的劉禪也坐直了,抬手示意魏霸快說。
魏霸從左邊袖子裡摸出一本奏疏,有眼尖的人看了一眼,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好厚的奏疏,這得多少事兒啊?還沒等他們回過神來,魏霸又把這本奏疏放了回去,從右邊的袖子裡掏出另外一本,眾人一看,不約而同的互相看了看,目光中都有些恐懼。
魏霸居然有兩本奏疏,而且都是那麼厚,這得說到什麼時候,莫非他以為今天的朝會是他的一言堂?不少人同情的看了一眼諸葛亮,心道等魏霸這兩本奏疏唸完了,不知道諸葛亮還能不能站得住。
奏疏在手,魏霸已經徹底放鬆了,他將奏疏捧在手上,清咳一聲:“陛下,臣有本,彈劾大將軍李平延誤軍事,賞罰不平。”
眾人再次譁然。都以為魏霸要和諸葛亮過不去,沒想到他第一個卻是彈劾大將軍李嚴。李嚴和他是一夥兒的,剛剛合作打服了孫權,兩人正好得蜜裡調油,怎麼一轉眼他就彈劾上李嚴了。莫非他們已經窩裡反了?
大殿裡鴉雀無聲,所有人都把目光轉向了李嚴。
李嚴也覺得後背涼嗖嗖的。魏霸要彈劾他,他事先一點也不知情,這可是突如其來的打擊。他搞不清魏霸究竟想幹什麼,向魏霸遞了幾個眼神,魏霸卻視而不見,雙手捧手奏疏,等待著皇帝的詔令。
李嚴的臉色有些難看,鬢角沁出了微汗。
這些全落在諸葛亮的眼裡。諸葛亮也有些茫然。從李嚴的臉色來看,這應該不是他們串通好的,那麼魏霸究竟是什麼意思?是虛晃一招,還是真的打算對李嚴下手?如果是後者的話,事情反倒好辦了。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