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老將向朗(加更,求保底月票)
四千騎兵全軍覆沒的後果遠比損失了所有的騎兵更嚴重。
諸葛亮收攏這些騎兵本來就頂著極大的壓力。蜀漢缺少上等戰馬,騎兵數量非常有限,除了馬家軍有不到千人的騎兵之外,其他將領就只有數量不等的親衛騎。這些親衛騎既是將軍們平時的儀仗,又是戰時最後的保命手段。戰馬的壽命不過十來年,為了保持這些親衛騎的戰鬥力,將軍們要花大量的金錢來從涼州買馬,每一匹馬都價值數十萬甚至百萬。
諸葛亮要把這些親衛騎收攏起來,不僅是削弱了將領們的實力,還是剝了將領們的面子,更是搶他們的錢。如果不是諸葛亮的理由正當,如果不是馬謖的支援,如是不是鎮北大將軍魏延、護軍將軍趙雲等一些重將的沉默順從,諸葛亮根本不可能完成這個任務。
即使如此,不服的人也不少,只是敢怒不敢言罷了。
現在,四千騎兵全軍覆沒,可想而知,諸葛亮必然要面對強烈的非議,對他用兵能力的置疑必然會掀起一個**。上一次北伐,隴右之戰乏善可呈,如果不是因為魏霸父子師徒奪取了關中,諸葛亮的北伐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失敗。
這一次北伐,諸葛亮虛東實西,把最善戰的魏延和趙雲留在東面守關,自己率領主力在關中西部準備出擊涼州,還放著關興、張睎等年輕將領不用,讓降將姜維任前鋒,引起的非議同樣不小,等著看他笑話的人不在少數。
身為諸葛亮的親信,楊儀對這其中的利弊再瞭解不過了。
看到諸葛亮緊張,他比諸葛亮更緊張。
與其他人不同,他是絕對的擁諸葛亮派。因為稟性的緣故,他的人緣並不好,即使是在荊襄系內部也不受歡迎,再加上和魏延父子勢同水火,所以在馬謖和諸葛亮之間,他毫不猶豫的選擇了諸葛亮。事實上,他也只能選擇諸葛亮。
如果諸葛亮在朝堂上失敗,他必然跟著倒黴。馬岱的失敗,對他的打擊不亞於對諸葛亮的打擊。
“拿地圖來。”諸葛亮輕聲說道。
“啊?”楊儀一下子沒反應過來,過了片刻,這才如夢初醒,連忙從案前翻出地圖。他有些慌亂,把案頭擺放得整整齊齊的公文翻得一團糟,才找到原本就放在顯眼處的地圖。
諸葛亮也沒注意他的慌亂,接過地圖,立刻攤開在案上,伏在地圖上,仔細的尋找起來。他一手在地圖上划動,一手支著額頭,彷彿頭有千斤重,連脖子都快要支撐不住了。
楊儀手足無措的站在一旁,連大氣都不敢出,生怕打擾了諸葛亮的思路。
一層細密的汗水,從諸葛亮的額頭沁出,放在地圖上的手指不由自主的顫動著。四千騎兵的全軍覆沒實在太出人意料,任何人都沒有這樣的心理準備,之前的戰術推演也沒有任何一個人提到這種可能。事出突然,原有就捉襟見肘的計劃一下子出現了一個觸目驚心的漏洞,即使城府深如諸葛亮也有些慌了神,更何況楊儀。
不過諸葛亮終究還是諸葛亮,半個時辰的冥思苦想後,他終於直起了腰,抬起頭,脖子發出“咯”的一聲輕響,一抹痛苦從他的眼中一閃而過。
“威公,請向朗來。”
楊儀愣了一下,隨即又明白過來,轉身匆匆的出去了。諸葛亮無聲的嘆了一口氣,向後靠了靠,輕拍著額頭。
蕩寇將軍向朗正在營裡看書。他雖然奉命來到了大營,可是他清楚自己和諸葛亮之間的裂痕很難彌補。按理說,諸葛亮應該讓他留守上邽,防備郝昭,而讓王平率軍來支援才對。可是諸葛亮偏偏讓他來支援,說是對他的倚重,何嘗不是趁機剝奪了他的權利,把他變成了一個普通的將領。
權利之間的鬥爭原本就是很微妙的事。向朗很清楚諸葛亮的心機,他不會天真的認為他和馬謖甚至魏霸父子之間的事能瞞得過諸葛亮。不過他也清楚,這種事大家心知膽明就行了,最後的勝負各憑手段高低,誰要是主動撕破臉,那就落了下層。
所以向朗來到大營之後很安靜,諸葛亮請他去,他就去,不請他,他就安心做學問。他年輕的時候雖然也曾向司馬德操問學,卻是以吏能著稱,學問粗淺,不入那些世家名士的法眼,現在他年紀大了,心性定了,也有心情做做學問,並且深得其中之樂。
楊儀來找他的時候,他正和兒子向條研究一句經文的正誤,案上攤了十幾部書。
“向公,丞相有請。”楊儀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禮。
向朗有些意外的看了楊儀一眼。楊儀是什麼心性,他再清楚不過了,身為丞相的心腹,他什麼時候對人這麼客氣過。看到楊儀強作鎮靜,卻掩飾不住心中慌亂的眼神,向朗吃了一驚。
“出了什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