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事,那便遲了。”諸葛亮擺擺手,示意姜維不要再說。
秋收以後,各郡的民壯和士伍推著新收上來的糧食,從各地趕來,聚集在長安、馮翊一帶。八萬大軍集結完畢,加上運糧的民伕,總數達到十二三萬人。這麼多人不可能全聚集在長安附近,前部已經在向潼關開拔。從年初開始準備,這場戰事已經籌備了大半年,魏國早就收到了訊息。根本沒有秘密可言,所以行軍部署也等於是半公開的,真正能稱得上奇兵的只有魏延、吳懿率領的一萬多步騎。
姜維率領的這些主力幾乎都是步卒,這其中包括諸葛亮訓練出來的四萬多精銳。十幾萬人聚在一起。任何一件小事都足以讓人頭暈腦脹,按照軍中規矩,三天發一次糧,這一次糧可就是近三萬石,稍微有一點失誤,就有人可能會餓肚子,一旦餓肚子,就有可能引起騷亂。
行軍打仗,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如果不能把這十幾萬人管理得井井有條,秩序嚴謹。上陣的時候指揮劃一。一旦遇到勁敵。這些人就會一鬨而散。
姜維很用心,學得也很快,可是他的經驗還不足以統領十幾萬人。諸葛亮要幫他把把關,也是出於關心和愛護。他不是不放心把權力交給姜維,實在是擔心姜維扛不起這副擔子。這還沒出師呢,就出了這樣的事,一旦大軍出動,諸事千頭萬緒,姜維更會忙中出錯。不經手過一下,諸葛亮實在是不放心。
姜維見諸葛亮堅決,不好再勸,只好閉上了嘴巴。
諸葛亮說是替姜維把把關。可是他一旦開始工作,就再也控制不住程度,越來越多的事被移交到他的手裡,姜維和楊儀在不知不覺中又淪為了配角,而諸葛亮剛剛恢復了些許的臉色又慢慢的變得憔悴起來。只不過被工作的熱情所感染,他自己絲毫感覺不到疲憊,只有在一天的工作之後才覺得渾身乏力。
每當夜深人靜,姜維幫諸葛亮脫去鞋襪,握著他冰涼的腳時,姜維總是自責不已。
……
諸葛亮在關中做攻擊前的準備時,魏國、吳國也在做著戰前準備,其中有不少事是相同的,其中就有從交州購買烈火彈。
曹睿原本還有些猶豫,畢竟這不是一筆小數目,三十萬枚,一萬六千五百金,在任何時候都是一筆鉅款。可是當他聽說孫權籌集資金,一口氣買了三十萬枚,而諸葛亮也用戰馬交換了一百萬枚烈火彈的時候,他再也不敢拖延了,派人以最快的速度通知曹馥,不要猶豫了,立刻交易,如果可能,追加到五十萬枚,並再續一個三十萬枚的新定單。
在交州等候指令的曹馥聽到訊息後,喜上眉梢,趕緊來見魏霸。魏霸聽完他的要求,有些為難。
“第一個定單增加到五十萬枚,這不成問題。不過再新籤一個三十萬枚的定單,這有些為難。原本倒不是問題,可是現在吳國剛剛續了一個三十萬的親單,我這生產任務排得很緊啊。”
曹馥急了:“吳國又買了?”
“是啊。”魏霸撓撓頭:“我也沒想到市場會這麼火爆啊,看來當初的估計還是有些保定了。”
曹馥不關心國家生死,他只關心自己眼看著要到手的那一筆差價可能要落空。“那怎麼辦?你能不能先賣給我?”
“這做生意的,當然是哪個先給錢,就先誰哪個貨。我實話告訴你,要不是看在太初的面子上,我連第一批三十萬的都不能給你。你到現在連定金還沒給呢。”
曹馥苦了臉,正在冥思苦想,有武卒走了進來,附在魏霸耳邊說了幾句。魏霸對曹馥擺了擺手:“好了,你去找媛容,看她能不能給你調劑一下。我要去釣魚了,如果你來得及,說完事一起去?”
曹馥這時候哪有心思釣魚,他辭別魏霸,一溜煙的來到後院,準備找夏侯徽商量一下。一進後院,他頓時傻了眼,後院的堂上至少坐了三十個人,一個個安安靜靜的,看樣子都是等著談生意的。不時的有人上樓,有人下樓。
曹馥正猶豫著要不要上前通報,鈴鐺從樓上走了下來,一眼看到曹馥,連忙問道:“曹君,是來見夫人的麼?”
“是啊是啊。”曹馥喜出望外,連忙走了過去,抬腿就要上樓。鈴鐺攔住了他,笑道:“夫人有交待,不管是誰,都要按順序來。”
曹馥翻了個白眼,笑容頓時僵在了臉上。
鈴鐺又低聲道:“不過,如果你是為了烈火彈的事來的,那就不用上去了。夫人已經給你安排好了,總共五十萬枚,你趕緊去賬房把錢交了,領了單子,明天就可以提貨。”
曹馥大喜,躬身致謝,轉身就要走。鈴鐺一把拽住他,又吩咐道:“你交錢的時候多交一百金做船船,把那艘船直接開走,船上柴米油鹽一應俱全,連水手都配好了。你只要再付水手的工錢就行。夫人很忙,就不請你上來喝茶了。”
曹馥如釋重負,掏出兩枚馬蹄金塞到鈴鐺手裡,連連拱手:“姑奶奶,你這可真是幫了大忙了。”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