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夷將軍,領武陵太守魏霸不就是一個最合適的人選?”
“哈,我就知道你費文偉沒安什麼好心。”張溫笑了一聲,瞪了費禕一眼:“你當我和來敏一樣傻,看不出丞相的這欲擒故縱之計?魏霸,他能在武陵活多久還是個問題,我才不會上你的當呢。陪魏霸一起死,還不如我現在這樣呢。”
費禕淡淡的笑著:“惠恕,既然你這麼說,那就當我沒說過。再過幾個月,你就是想求我,我也不會再替你牽線了。君子見機而作,很顯然,你還沒有這樣的決斷。”
“且!”張溫不屑一顧。“你真要願意幫我,還是挑個穩妥一點的人選吧。”
“行,我幫你留意著。”
……
隨著成都來的最後一批物資運到了辰陽,魏霸終於授意廖立結束了與吳國的談判。孫權這個年過得非常不好,潘濬等人被魏霸扣在龍巖灘,為了保住這五千多精銳,孫權每天要從長沙、零陵調撥大量的糧食,他不僅要供應潘濬等人,還要承受魏霸無恥的盤剝,同時供養魏霸的部下。這樣的消耗不僅太大,而且非常窩心,他不想再多等一天。
所以,孫夫人被他以最快的速度送往成都,而從成都來的物資也毫髮無損的透過吳軍的駐地,大模大樣的進入辰陽,孫權不想讓魏霸有任何拖延的藉口,他不想再多供魏霸一天,他只想把潘濬等人接回來,然後開始圍剿魏霸、反攻武陵的戰略部署。
魏霸對此心知肚明,費禕在談判的同時,他也開始忙碌起來。一方面,他派人去雄溪部落宣威,另一方面,他把大量的精力用在了漵浦、辰陽一帶的稻田,準備春耕。外來的援助畢竟有限,要想在武陵站穩腳跟,自力更生才是重點。
對於依靠武陵那些散落在山谷間的零星耕地能否自力更生,魏霸比任何人都有信心。一來蠻人一直就是這麼生活的,有了他的幫助,蠻人肯定可以活得更好。二來在他記憶中,太祖能在陝北建立革命根據地,打造出一個南泥灣,他現在的條件要比太祖那時候強多了,憑什麼不能豐衣足食?
要想發揮知識的力量,魏霸就必須先改變那些知識分子的心態。這年頭的讀書人一心想讀聖人書進入仕途,做一個拱手而治的官僚,卻沒多少人願意把精力放在實業上。魏霸只能以身作則,把一大半的精力都放在為蠻人造福上,治軍的事只能交給關鳳來負責。
魏霸和李譔一起,首先在辰陽建起了一座學堂,把來敏先安頓下來,通知各部落的精夫們,讓他們把適齡的孩子送到學堂來讀書。為了避免蠻子們有送人質的心理抗拒,他為學堂開出了優厚的條件,不僅可以免費食宿,將來還可以優先進入官府任職。有了這些條件,再加上跟著大儒讀書識字的誘惑,又有四大部落的精夫領頭做榜樣,不少蠻子心動了,很快送來了自己的孩子,沒多長時間,學堂就招滿了一百多個小王子、未來的小精夫什麼的小蠻子。
孩子當然不能自己一個人來,不少部落的頭領親自趕到了辰陽,一方面護送自己的心肝寶貝來上學,另一方面也是要當面向魏霸求援。去年那場大戰,吳軍毀掉了他們即將成熟的莊稼,絕大多數部落都面臨著生存危機,如果不向魏霸求援,他們很難堅持下去。
魏霸早有準備,為了這一天,他想了很多辦法,終於勉強準備妥當。廖立從長沙運來了糧食,陳禕從成都帶來了糧食,他又從吳軍手裡訛詐了不少糧,再加上歷次繳獲的糧,東拼西湊,他總算能把眼前的難關應付過去了。
不過,魏霸沒有簡單的把糧食給蠻子就算完事。他把那些頭領們留在辰陽,抓緊時間教他們怎麼圍水造田,怎麼利用水車提升江水,用來灌溉,又打造了大量的鐵製農具送給他們。
魏霸的用意很實在,他需要讓蠻子們提高生產力,過上更好的生活,這樣才有餘力和動力來支援他。可是蠻子們卻從魏霸的熱心和慷慨中感受到了濃濃的善意,他們交口稱讚,拍著胸脯保證,只要神將一個命令,他們隨時可以集合待命。
蠻子們心直口快,喜歡誰,就不吝惜誇讚,神將恩澤百姓的美名就這樣透過蠻子們的嘴傳了出去,接著又被那些來往於交州的商人們傳到了更遠的地方。
駐紮在嚴關的呂凱和槐根也聽到了這些風聲,他們非常緊張,嚴禁雄溪部落的部眾和商人們接觸。然而言語就像風,無孔不入,關於神將的訊息還是隨著那些商品悄無聲息的進入了雄溪部落,在一張張嘴和一隻只耳朵之間傳播。
呂凱覺得事態嚴重,他向孫權發出急報,從各種跡像來看,魏霸有可能會出兵嚴關,進入鬱林,請孫權立即支援。
接到呂凱的求救,孫權渾身偏頭疼,坐立不安,煩躁莫名,只好催車來到輔國將軍府,向陸遜問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