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霸一直以為諸葛亮是想繞道隴右,再取關中,他沒想到諸葛亮的謹慎超出他的想象。
諸葛亮根本沒想到取關中,他的目標就是隴右。
馬謖大部分說得很詳細,也有一小部分說得很隱晦,但總結起來,無非有幾個考慮:
一,關中和漢中差不多,董卓遷都長安,幾年間就將長安附近燒殺掠盡。再後來,馬超為禍關中,與韓遂、曹操反覆廝殺,更是將關中僅剩的一點元氣消耗殆盡。如今的關中和漢中一樣荒涼,曾經的八百里秦川人煙稀少,就連曹魏都只有少量駐軍,沒什麼百姓。沒有百姓,就無法生產大量的糧食來供應大軍。沒有糧食,再多的軍隊也無法堅守。也就說,想奪關中不容易,想守住關中,更難。
二,關中地理位置重要,曹魏不可能坐視關中失守,他們必然會全力以赴的奪回關中。這樣一來,蜀漢就面臨兩個問題,要麼固守關中——這將是一個艱鉅的任務,兵力不足,糧食更不足,從漢中運糧至關中已經是千難萬難,而從成都千里迢迢的運糧到關中,那更是一個想想都讓人寒心的事。要麼放棄關中——可如果最後還是要放棄關中,現在奪了又有什麼意義?
三,相比於關中,奪取隴右有三個好處。
首先是成功的可能性大增。根據諸葛亮的安排,曹魏的主力在半年時間內無法進入隴右,僅憑關中的萬餘駐軍,根本不是諸葛亮大軍的對手。
其次是隴右有戰馬。佔據隴右,可以讓蜀漢多一個產馬基地,建立起一支強悍的騎兵,大大的增強實力。
最後是隴右離洛陽足足兩千多里,相比於長安離洛陽的距離遠了一倍還多,曹魏要想遠赴隴右作戰,其戰線必然拉長。而一旦他把主力投放到隴右,那江東的孫權就有可趁之機。屆時,曹魏必然會在長過三四千裡的兩條戰線上來往奔波,疲於應付。用不了多久,他就會被拖得疲憊不堪,到了那時候,我強敵弱,再取關中,如探囊取物,遠比現在要輕鬆得多。
魏霸考慮了很久,不得不承認,諸葛亮的這個計劃有一定的道理。想比於冒險取關中,先取隴右雖然不像馬謖說的那樣十全必克,但成功性的確要小得多——如果一切都能按照他的計劃進行的話。
“你現在能明白丞相的苦心了嗎?”見魏霸沉思良久,面露釋然之色,馬謖終於鬆了一口氣。他知道魏霸看起來隨和,其實和魏延差不多,是一個不太容易被人說服的人——說得好聽,這是有主見,說得不好聽,這是固執己見——而且膽子又大,如果不能從根本上說服他,誰知道他會搞出什麼花花腸子。馬謖之所以要親自趕到安陽來,任務之一就是要說服魏霸徹底放棄子午谷計劃。只有讓他認識到子午谷計劃的缺點,真正認識到諸葛丞相的計劃更高明,更穩妥,才能杜絕後患。
如果魏霸不知道歷史的發展,或者魏延不是那種臭脾氣,魏霸真的會被馬謖說服,放棄子午谷計劃。然而他現在雖然無法說服馬謖,卻也不認為諸葛亮的計劃真是萬無一失。
因為歷史已經證明,諸葛亮失敗了。而無數的後人——其中不乏真正的軍事家,都認為不用子午谷計劃是一個遺憾。
但是魏霸沒有再說下去,他很清楚,在這種情況下要說服馬謖那可比拿下長安還要為難。天下最難攻克的不是城池,而是人心。眼下的馬謖正當壯年,又一帆風順,從來沒有受過挫折,正雄心萬丈的渴望著建功立業,怎麼可能被他一個毛頭小子說服。難道告訴他,你馬謖會失守街亭,丞相會殺了你,然後再過幾年,丞相也累死在五丈原?
你以為王霸之氣一露,天下英雄就會拜倒,哭著喊著:主公,你收了我吧?
所以魏霸識相的露出一臉佩服加慚愧的表情,向馬謖深施一禮:“參軍真是高明,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多謝參軍指點迷津。”
馬謖哈哈大笑,雙手扶起魏霸:“好啦,你就不要謙虛了。我在你這麼大的時候,還不如你呢。子玉,你很聰明,欠缺的只是經驗和學識。多讀些書,多經歷一些事,將來大漢還要靠你們這些年輕人呢。我想我會有幸看到那一天。”
在這一點上,魏霸相信馬謖和諸葛亮還是有一點誠意的,他再次致謝:“多謝參軍的鼓勵,還請參軍回報丞相,霸感激不盡,必當銘感五內,不敢須臾有忘。”
“如此甚好。”
馬謖又鼓勵了魏霸幾句,這才起身告辭。魏霸將他送到門口,拱著手,恭敬的看著他大步遠去,這才轉身進屋。剛進門,麋威就從裡面轉了出來,盯著魏霸的臉看了片刻:“你放棄了?”
“還言之過早。”魏霸笑著擺擺手:“他說的是有些道理,不過,是不是真有道理,還要看形勢的變化是不是真如他所料。我們該準備的繼續準備,反正到時候用與不用,主動權還在我們手裡嘛。”
麋威鬆了一口氣,笑了起來:“這我就放心了,要是你現在就放棄,我得把自己這雙眼睛摳出來,踩成一攤泥。”
魏霸故作驚訝的看著麋威:“為了你這雙明眸善睞的大眼睛,我也不能輕易放棄啊。”
麋威愣了一下,忍不住放聲大笑。在笑聲中,原本一直覺得是互相利用的兩人突然間似乎找到了一種默契的感覺,彷彿有一層厚厚的隔膜在笑聲中慢慢消融,雖然還沒有完全消失,卻不再那麼疏離。兩人不約而同的互相看看,然後笑得更加開心,更加痛快。
笑了一陣,魏霸收了笑容,搖搖頭道:“我雖然不能完全贊同他們的看法,可是今天聽了他的一席話,我還是有不少收穫。有些問題,我們想得也不夠深入,困難可能遠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多,我還得再考慮一下,多做些準備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