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心神不寧,輾轉難眠。.
這都是因為**前,他剛剛收到了一個透著幾許詭異的訊息。
周瑜的夫人喬氏失蹤了。吳郡的周府還在,一切如常,只是喬氏和她幾個隨身侍女不見了。大概半個月前,一次毫無異常的外出後,就再也沒有人看到她。誰也不知道她去了哪裡,現在又在什麼地方。
孫權開始聽到這個訊息的時候,還沒有意識到其中的詭異。他甚至覺得呂壹急急忙忙的把這個訊息送來有些冒失。喬氏是個婦人,她能去哪裡?也許是因為**,到哪個相知的家裡住兩天,監視周府的校事便當個大事報了上來。
這些校事們經常這麼幹,頗有拿著雞毛當令旗的意思。
當失蹤幾個月的周魴出現在武昌出現,向他報告了周胤失蹤的可能去向之後,孫權才品味出其中的詭異。
周胤在數月前失蹤,消失在羅霄山西麓。
孫登和太子妃周氏一個月前趕往成都為質。
半個月前,周瑜的夫人喬氏也失蹤。
換句話說,周家最重要的三個人都脫離了他的視線。一個人失蹤也許是意外,可是一家三人先後離開,時間又是湊得這麼緊密,不由不引起孫權的注意。然後,他就想到了交州水師讓人難以置信的勝利。
夏侯玄和諸葛誕都是曹魏的名士,從來沒有領兵的經驗,就算交州水師的戰船優勢明顯,他們的攻擊怎麼會如此犀利?被他們擊敗的吳軍將領異口同聲的說,他們的戰法非常熟練,根本不像一個新手。
這曾經讓孫權很憤怒,他認為是那些將領在推卸責任,可是現在他覺得有另外一個可能。那就是交州水師裡面有熟悉水戰的將領,而這個將領很可能就是周胤。
論個人品德和學問,周胤不如他的兄長周循,更不能和他的父親周瑜相提並論,可是論作戰能力,周胤比周循更像他的父親周瑜。他不好讀書,卻喜歡戰鬥,有將才,要不然孫權也不會將宗室女嫁給他。只是這個人太野了,野得讓人難以接受,所以孫權不是很喜歡他。
如果由他來指揮交州水師,以他的能力加上交州水師強大的實力,取得這樣的勝利就不足為奇了。
只是這個猜想太讓人震驚了。周瑜是江東立國的元勳之一,即使是逝世近二十年,他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呂蒙擊敗關羽,陸遜擊敗劉備,都是驕人的功勳,可是和周瑜擊敗曹**一比,就不免黯然失色。
周胤叛逃,為魏霸效力,對吳國來說將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孫權有些手足無措,不知道怎麼應對,他將怎麼向群臣解釋?
他躺在**,覺得整個宮殿都在搖晃。
他躺了很久,也想了很久,披衣坐起,給陸遜寫信。在這個生死存亡的關頭,他想不出除了陸遜之外,還能向誰問計。
……
與此同時,陸遜也在給孫權寫信。
陸遜駐紮在潁川,離曹魏很近,離關中也很近,他不敢有任何大意,所以他把斥候派得很遠。
諸葛亮在關中集結兵馬的訊息自然逃不過他的耳目。對於所謂的都試,他將信將疑,不管是不是真的,他都要做好應戰的準備。在斥候潛往關中,打探到諸葛亮有好長一段時間沒有公開露面之外,陸遜敏感的意識到了諸葛亮的身體可能發生了大問題。
作為吳國目前最具有戰略意識的大將,陸遜很清楚諸葛亮一旦病死會對整個局勢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吳國和蜀漢的聯盟主要就是和諸葛亮的聯盟,如果諸葛亮去世,李嚴或者魏霸奪取了蜀漢的大權,必將進一步擠壓吳國的生存空間。
陸遜沒有見過諸葛亮本人,可是他們透過信,他們對彼此的瞭解甚至比自己還清晰。他也能猜出諸葛亮在計劃什麼,可是他根本不看好姜維。
姜維在蜀漢沒有根基,他進入蜀漢的時間太短,又沒有諸葛亮那過人的才智和堅忍,他不可能重現諸葛亮大權獨攬的輝煌。他的幾次戰事可圈可點,並不代表他在朝堂上就能取得同樣的成績。更重要的是,他有一個非常強勁的對手:魏霸。
陸遜不認為他在諸葛亮死後能夠控制住關中。
一旦諸葛亮去世,蜀漢的政局肯定會發生重大變化,吳國必然會受到衝擊。這種時候,陸遜有責任提醒孫權做好應對措施。如果能把握住這個機會,吳國也許還有一線生機,一步踏錯,前面也許就是萬丈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