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第二個洞口的人在第三個洞口出現,第五個洞口在第四個出現,人人都完好無損,人人都偏離了自己的洞口。
每條洞口都是互不相連的,堅硬的石壁分割出了五個方向,互不相通,他們如何橫穿了堅硬的石壁?
三太子命令偵察兵砍斷腰上的繩索,各個洞口再收繩子,每條繩子都被完好地收了回來,沒有拉長,也沒有縮短。
怪了。
“這是幻像。如果走得再遠的話可能就陷入幻境,全軍覆沒”包子說。
“可總有一個門不該是幻像啊”三太子撓頭“又要猜數學題了。”
“老太太應該知道會有幻像的,為何不直接告知我們破解的辦法”
“也許這是禁言吧。你們知道,天界對鬼門的態度曖昧,自然不會把機關險要告訴我們。老人想說但不敢說,只好暗示。”包子說著,回想起羅蘭複述的老人的話語,他把老人的話連起來分析,覺得其中有所暗示。
“老人囑咐,兵符不可用,冥界不會違抗上面的意思派兵支援;羅盤不可用,天地神明鬼怪凡人都不可能陪著我們時光倒流——那有什麼可用,楊修給你的三件寶貝還剩下什麼?”羅蘭提示包子。
“匕首?”包子驚愕地掏出匕首,很長時間以來,他一直將匕首視為一件趁手的兵器,卻從沒想過它有什麼其他的功用。
“它有什麼用”包子撫摸著劍鞘上的花紋,自問自答。包子舉起匕首,他首先想到的是,匕首也許是個標尺,與某些點連成直線,就可以鎖定既定位置;或者它劍鞘上的銘文是個啞謎,猜透了啞謎即可以咒語喚醒石門。但沿著這兩個思路做的所有努力和嘗試都失敗了,任憑包子和羅蘭如何比劃猜測。
“老太太不是讓你用匕首一點點挖吧?”三太子揶揄到“不行就再派兵下去。”
大家不支援,也沒反對,各有心事。
“石壁上下我們都檢查過了,沒有什麼機關暗口,也沒有發現與這匕首有關的東西。”士兵回報。
會不會是方向錯了,或者說,那個老太太——她根本就不存在,只不過是羅蘭出現失溫反應後的幻覺。
“搜河道,看河水下面!”包子命令道,眾兵士不敢怠慢,紛紛跳入河中摸索,水下是唯一沒有搜尋過的地方。果然,隨著拉網排查寸寸摸進,一群群閃著藍光的小魚被大家驚得四散奔逃。良久,一個士兵踩到了一塊方形石板,他用腳試探,這塊石板四方四正,不像是自然侵襲過的。三太子忙命人築壘,將水掏空,其間果然露出一塊方形石板。
石板上清晰刻有“登仙台”三個篆字銘文!
“登仙台....”三太子喃喃唸到“這玩意兒是天庭南天門外擺著的上馬石。我小的時候去天庭玩耍,都是踩著這塊石頭下馬落轎的,它怎麼跑這兒來了,莫不是南天門重新裝修了?”
大家嗅到了天族與鬼門的絲絲縷縷的勾連。包子仔細撫摸觀察石板,除了登仙台三個字,石板正中央還有一方形小洞,似鑰匙口。
“難道...”包子拔出匕首,雙手持握將它插入鑰匙孔,果然嚴絲合縫,包子輕輕轉動,對面的崖壁果然隨之發出轟隆隆的響動,五個洞口忽然華炫一般的飛舞起來,像五個黑色的光斑,若干次交織疊加之後,它們終於穩定了,五個洞口變成了三個。
大家一陣歡呼,想不到楊修有遠見,將通往黑崖的鑰匙提前送給了包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