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音寺的大雄寶殿非比平常寺廟,這大雄寶殿高就有十丈,在這裡面更是金碧輝煌,其中佛祖金身更是在這大雄寶殿裡面佔據極大位置。
這寶殿之中,就算是有上百人也絲毫不顯擁擠,來來往往的香客就在這大雄寶殿之前燃香,而後進來叩頭。
林動站立在佛前,仔仔細細的打量著眼前佛像。
“真人,您出關了。”
在這小天音寺上,數道流光下來,徑直的飛進這天音寺中,落在了大雄寶殿之外。
普泓帶領著普智,普空,普德,以及天音寺的諸多長老,禪師自那殿外魚貫而來,門口的天音知客僧忙著謝絕香客,將這平常百姓暫隔在外。
“出關了。”
林動答道,就在這大雄寶殿之中坐了下來。
“可有所得?”
普泓問道。
這已然是必然的答案了,適才林動自那無字玉璧之前驟然化作光芒,待到那無字玉璧之前的僧人通知到前方的時候,林動依然在這天音寺中大放佛光,更是消滅了一個妖人。
那如來法身,寶座蓮臺,佛光萬道,瑞氣千條的模樣,被他們這些和尚在那小天音寺中看的清清楚楚。
“大有所得。”
林動含笑說道:“原來這東西,就像山水一樣,道士眼中是道,和尚眼中是佛,那儒生眼中就是儒,那偃師看來,就是技巧了。”
天書共分五卷,是這世界一切法門的總綱。
青雲子是道士,領悟出來了太極玄清道,青葉也是道士,修正了太極玄清道,創造了青雲四絕。
這天音寺是行腳僧人,在這天書裡面看到了佛,於是就有了大梵般若心法。
那魔教中人,看到的是魔,於是就有了種種狠毒的魔功。
一切種種,皆是因為心中所看。
故此,張小凡看到了天書的時候,在這裡面看到了佛道兩門共融的地方,相信不僅是第一卷,在張小凡自鬼王那裡得到了第二卷,在天帝寶庫看到第三卷的時候,也是一樣。
歸根結底,佛本是道,三教同源,這個源並非是洪荒中的鴻鈞道人,而是指這世界的真理。
因此,修行並非特定,若是讓當年的青雲子拿到了第四卷天書,青雲子領悟出來的是截然不同的道法,讓行腳僧碰到了第五卷天書,領悟出來的也是另一種佛功。
當下,這天音僧人紛紛坐在蒲團之上,當先的就是普泓,普智,普空,普德四大神僧,而後則是法相這一法字輩的和尚,再之後,真字輩的有真如,真覺,真海這些和尚都在其中。
大雄寶殿在這不多時的功夫,已然分列百人。
在這大雄寶殿之外,則是一眾和尚把守,而青靈子也在這大雄寶殿之外等候。
“我在這無字玉璧之前,領悟佛門,為外相,為金身,為法器,為神通,廣大深遠……”
外相,就是佛門的三十二相,所依,所行,心起,安住……
這三十二相在修行之中,每成一相,都要一種心性上的頓悟,若是成就三十二相,則自身靈光大開,百邪不侵,更是逐漸的成為兩頰隆起,眉顯白毫,嘴有四十顆牙齒,齊整潔白,以心會意,以意會身,更是有諸多變化,能成各種相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