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現在的公司體系做比喻。鬼神好比是國企員工,天道是國家,人民是股東,皇權是董事長。”
“光有鬼神還不夠,還需要一種能夠溝通鬼神的職業。於是,這時期的誕生了一種神職職業——‘巫祝’”
“巫祝出現,代表我們的天道信仰開始向系統化、正規化發展,逐漸的演變成今天的‘道教’。大周是最巫祝鼎盛時期。這些後續再講。”
“當今的道教,分兩大系,‘正一’和‘全真’。”
“正一繼承了完整的巫祝‘符咒巫術’體系和‘靈魂修真’觀點。”
“符咒巫術,演變為符篆法術。靈魂修真,演變為神魂修煉。修煉到大乘陽神境界,便是所謂‘神仙’‘天仙’。”
“全真則繼承了黃帝老師浮丘公與容成子他們的‘羽士練氣思想’,傳至漢代以後,又融合上古武道思想,才逐漸形成完善的丹道體系。”
“丹道簡而言之,即為金丹證道,對資質要求比較苛刻。修煉到大乘,金丹化元嬰,元嬰再煉化溶於肉身,是為‘地仙’。”
“除這兩者以外,還有一種‘人仙’。”
“人仙不修‘神魂’‘丹道’,只修‘武道肉身’。把肉身魄力熬煉到非人地步,最後周身竅穴放光,神魄之力撼動天地。”
“如上古共工、祝融、刑天、蚩尤這些戰神,皆修人仙之道,殺鬼神如草芥爾。”
“發展到至今,人仙武道修行已經和丹道相融,形成‘神魂’‘丹道’,一陰一陽,兩大體系。”
“去年9月的修真大會上,國家成立了‘修真協會’,將‘魂道’和‘丹道’列為正規修行體系,並規範了修行境界等各方面,以後不再有人仙武道體系。”
“以後你們修行,學院會單獨開武道系課程,教授你們。”
“再說周取代殷商後,武王感應天道,設封神榜,冊封戰死的英烈為諸天正神,之後鬼神信仰發展的白熱化地步。為大周奠定八百年的基業。”
“大周以後,到了戰國時期,鬼神信仰弱化發展,神仙信仰漸漸取代。”
“這時期,出現了許多記載神仙傳說的著作,如《莊子·逍遙遊》、《湯問篇》、《黃帝篇》、《周穆王》,《屈原·離騷》、《天問》、《九歌》等……”
“上至君王,下至百姓,皆受到神仙信仰文化影響,並一直沿襲而下……”
“發展到東漢中晚期,仙道信仰與黃老學結合,為道教所繼承,成為當前道教信仰的核心內容。”
“時間有限,過多的我就不在講臺上說了,同學們下去可以多看看《華夏道典》。”
“泱泱華夏文明,何止上下五千年,許多的謎團,至今都還沒解開。山海經中描述的世界,是否是上一文明,石鼓上的文字是什麼內容,玉虛界存在何方,都需要我等去探索。”
“未來這些都在你們肩上。”
“我的發言完畢,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