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電影的邏輯性,說的就是尊重觀眾智商,沒有把觀眾當成二傻子隨意糊弄的意思。
這樣的電影很多,最典型額的就是王景的一系列作品,《未來警察》、《澳門風雲》…
許輝一向很尊重觀眾,所以他的作品邏輯性一般都沒什麼問題。
這麼說吧,編劇出身,或者對劇本要求很高的導演,他們的作品都會比較尊重觀眾!
炮輝雖然不算專業編劇,不過他始終堅信劇本對作品的重要性。
可惜,《笑傲江湖》這個本子實在太難修改了!
即使沒有涉及到之後的內容,也很難一應概全。
而且主線劇情很明確,就是圍繞著一本絕世秘籍‘葵花寶典’展開的故事!
說實在的,有些落了俗套。
奪寶這一型別的武俠題材早就被拍爛了,從邵氏武俠開始,就玩這套。
觀眾早就不新鮮了!
而且令狐沖的人物形象也算不上特別新鮮。
說白了,就是個舊瓶新裝的故事。
當然,也並非一無是處,至少在許輝的控制下,整個故事還算給人一種新鮮感。
但這些是遠遠不夠的,影評人是一群什麼人,雞蛋裡挑骨頭!
於是,很自然的,午夜場結束,一堆影評出現在專業的打分平臺上。
比方說豆瓣、時光網之類的。
……
我們都知道,金庸的大都卷軼浩繁,一部電影因時間的限制很難將金庸中的故事完整的提煉出來,因此改變金庸的電影關鍵是能不能提取其中的精華。
許輝的《笑傲江湖》算是勉強完成了任務!
電影的故事幾乎脫離了原著,但影片中幾位主要人物的性格都和原著中的相差無幾,灑脫不羈的令狐沖,陰險狠毒的左冷禪,城府極深的嶽不群,因此儘管編劇改編了中大部分的情節,但我們依然可以從這部電影中看得到笑傲江湖的影子。
笑傲江湖的故事其實是一場武林權利的遊戲,本來徘徊在這場遊戲之外的令狐沖卻被有意無意中捲入了這個是非的深淵,許輝對金庸這部的理解是透徹的,因此,儘管電影沒有了原著中很多精華劇情,但影片依然可以保持住一個對於權利追求的主題。
《笑傲江湖》這部影片的意義和其意境是現在很多武俠片所做不到的,隨著電影技術的不斷發展,武俠電影越來越流於動作設計的華麗和各類小道具的鬼魅,重點放在了“武”上,而忽略了那個“俠”字,現在的武俠電影就像是包裝精緻的快餐,我們吃的開心,但缺少了令人留戀的味道。
呃,這是覺得改編的相當成功的影評人!
先說好,輝文天下這次沒怎麼花錢僱傭影評人,他們的營銷主要集中在水軍方面。
你只要看到‘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令狐沖真灑脫!’、‘滄海一聲笑,滔滔兩岸潮。泛舟湖上一唱一和,最具武俠意境的一幕就出現在銀幕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