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初一,大朝會。
東方漸白,太和門外已經是百官雲集。今日是頒康熙五十三年憲歷的日子,太和門兩側都擺放了全副儀仗。
若是擱在過去,曹可以穿著和碩額駙的官服往前站,如今身為衙門主官,卻是有些不妥當。因此,他穿著五品補服,很是安分地站在太僕寺屬官這邊。
唐執玉與伊都立都有些尷尬,不想站在曹身前。曹笑著指了指自己身上的補服,消停地往後頭站去。他的心裡,卻是思量著一件事。
二阿哥為儲君時的侍衛中,有個叫得麟的,侍奉二阿哥多年,向來最為二阿哥倚重。二廢太子後,這個得麟也因“為人狂妄”,被康熙下令鎖禁在家。
因得麟之父阿哈佔補授福陵關防,在奏請過康熙旨意後,將兒子帶到奉天任上。不久,便有得麟的叔叔佛保上奏,說侄兒“怙惡不悛”,請交奉天將軍正法。
康熙收到摺子,便下旨給阿哈佔,命他將得麟處死。阿哈佔詭稱兒子已自縊身死,私下讓孫子白通帶兒子潛蹤逃匿。
有人秘密將此事稟告朝廷,康熙遣刑部官員緝拿得麟,最後在山東膠州將其擒獲。得麟之父,此時已畏罪自縊。
刑部這邊經過會勘,將得麟父子定了大逆罪,得麟凌遲處死,得麟之父雖然身故,卻不能免責,應開棺戮屍;得麟之子白通,擬了絞監候;膠州地方文武官,犯失察之罪,由山東巡撫查參益處。
膠州與沂州毗鄰,其文武官員,曹也大多見過。不過,現下他卻不是為那些倒黴的傢伙嘆惋。而是暗歎康熙的帝王手段。
不過是殺雞駭猴罷了,得麟不過是東宮舊屬,若真有什麼萬惡不赦的罪過,也不會允他圈在家裡,直接便處置。
之所以這般大張旗鼓,康熙也是在向朝廷與地方官員表態。廢除太子這一年裡。因儲位未定,難免有官員要揣測帝王的心思。
八阿哥雖說風頭強勁,在官員中最得人心,但是康熙這邊卻始終沒有青睞哪位皇子的意思,眾人心中也是有些沒底。
想著康熙與元后情深意重,待廢二阿哥自幼又是優容有加,便也有人思量康熙會不會再次復立二阿哥為儲君。
萬壽節後,京中暗流湧動。有史以來。高壽的帝王能有多少?康熙已經登基五十二年,已經到了花甲末年。
處置得麟一家,便是康熙對朝廷上下的答覆,二阿哥是徹底失勢。就算有人想要再為二阿哥搖旗吶喊,得麟一家便是前車之鑑。
勳門世家,講究的是家族興衰,就算有子弟存了攀附二阿哥地心思。想來其親長父兄,都不會允許家族出此忤逆之子。
不過,這般做的後果,怕是更讓那些窺視儲位的皇子心裡癢癢。除了二阿哥是元后嫡子,其他皇子都是庶出,母族雖身份各異,但是曉得外戚不是關鍵的。
經過索額圖與明珠的朋黨之爭後,康熙對外戚遠不如過去那般倚重,甚至多少還有些提防之
如今,康熙五十二年眼看就要過去。四阿哥在康熙駕崩前不顯,八阿哥現下雖看著風光,不過是如履薄冰罷了。過兩年會有西藏亂起,然後十四阿哥領兵出征,並且因此實力大增。
曹想著自己所知的歷史,不過是個大致走向,具體地卻是不甚知曉。
根據弘曙所說,十四阿哥對他怨憤尤深。除了永慶之事,曹也不曉得到底是哪裡出了紕漏,招惹了這位皇子阿哥。
十四阿哥要風光到雍正上臺。若是真要出手陰人,那自己也不能一味被動挨打。
曹心裡拿定主意,這兩日要同莊先生說道說道此事,若是能傳到康熙耳中,卻是不善。
就聽到鼓樂齊鳴。康熙上朝了。
先是頒佈康熙五十三年憲歷。隨後是兵部與吏部的兩個摺子,便散朝了。
若是擱在往年。怎麼不得折騰個大半個時辰,今年卻只是一刻鐘完事。王公百官百思不得其解,都三三兩兩地彼此試探著,看能不能打探出皇帝這麼早散朝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