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邊都是收錄的他在各個場合的講話,每一篇講話都短小精悍,卻切中要害,非常具有思想性,可以說是靈活運用哲學方法論的生動體現。
這名領導,也是梁江濤非常敬佩的。
他是工人出身,一開始並沒有讀很多書,但天資聰穎,悟性奇高,邊幹邊學,竟最終成長為一名著名的領導!
在和平年代,從一名農家子弟成長為這樣的領導,這是縱觀全世界、全歷史都是不多見的事情。
只有在社會主義國家,才能出現這種現象。
更加說明華夏的那個年代是非常公平的。
無論在什麼崗位,只要你出色,就能夠冒出頭!
不像那些發達國家,看似公平,實際上平民的孩子有看不見的玻璃天花板,根本難以突破。
梁江濤從這本書中受益匪淺,寫文章、做學問、講話,都能得到很多啟發。
橫向對比之下,一些學員的學習效果並不好,只是能水過地皮溼,難以系統,更難以內化形成自己的東西。
一些人可能覺得自己年齡大了,深入不進去,自己心本身就低。
巴瑞德就是這樣,他是工人出身,就沒正兒八經讀過書,一身本領都是工作後又悟出來的
你讓他靜下心來學習,確實讓他很難受。
而一些人心裡老牽掛著外面的事情、工作上的事情,都一兩個月了還沒做好角色轉換,老想著溜出去喝酒,怎麼能深入進去?
梁江濤覺得很可惜。
有這麼好的學習條件和環境,如果自欺欺人,那真是巨大的浪費。
而他的選擇,是如飢似渴的學習,以及瘋狂的寫作。
越是學習,越是感覺到自己的無知。
繩短不能汲深井,淺水難以負大舟。
要真正成長為一個高明的領導,他要走的路還很長,要學的東西還很多。
梁江濤身心合一,把黨校的學習,當成千錘百煉、再造成生的一個過程!
他心無旁騖,集腋成裘,時常能進入一種心流的狀態!
如同太上老君的煉丹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