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官場分手後我轉身考上省組部梁江濤> 第1138章 機器取代不了人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138章 機器取代不了人 (2 / 2)

“各位領導,我們的列車是全自動駕駛,駕駛員的主要職責是監控儀器是否正常工作和瞭望前方是否有突發情況。”周翊坤對列車的構造顯然很清楚,繼續滔滔不絕地介紹。

他是火車技工出身,一輩子的心血都傾注到火車上,對火車是全方位的熱愛。

因此在建設京滬高鐵的過程中,他都是親臨一線,各種技術先學清楚。

“那駕駛員是不是很容易打瞌睡?”陳同志敏銳地察覺到了一個問題。

人不是機器,如果沒有特定的任務,長時間是很難集中注意力的。

這樣一來,最後一重安全保障就有可能形同虛設。

尤其是生死攸關的時刻。

最後一關必須得有人來把控。

設想一下,深夜,列車在以每小時三百公里以上的速度飛馳前進,而駕駛員在駕駛艙呼呼大睡,那是什麼樣的場景?

“這個您放心,您看這個按鈕,這是專門設計的DSD手動裝置,駕駛員必須每隔三十秒按一次,如果不能按規定操作,排程室會打來電話提醒,有關情況也會納入駕駛員的考核。當然,我們也要做好排班,不能讓駕駛員駕駛太長的時間,尤其是夜間行駛的時候,避免疲勞駕駛。”周翊坤道。

“好!安全是第一位的,務必要嚴格保證。高鐵是新技術,不可控的因素有很多,一定要多角度思考、反覆論證,消除各種苗頭性隱患。”

陳同志做著指示。

周翊坤頻頻點頭。

對於中Y領導來說,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

沒有安全,就沒有一切。

“陳同志,說到安全,我還要向您多彙報兩句,我們現在自動駕駛程度已經非常高,能夠在全域狀態下代替駕駛員,自動感知、自動決策、自動執行,再加上智慧協同控制,最終實現列車安全、高效、韌性執行。高速鐵路,不僅體現在速度上,還體現在全方位的智慧化上。在不久的未來,我們的列車執行效率,將走在世界的前列。”周翊坤自信滿滿地說。

“很好!”

“我們現在的努力方向就是吸收世界一切先進的技術手段為我所用,進行整合式創新,形成我們獨特的智慧財產權和技術優勢。我們在和德國日本等企業談判時明確表示,我們之間的關係不是簡單的採購和被採購,他們要負責把我們的技術人員教會,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否則的話,我們是不付錢的。”周翊坤道。

“他們是否都乖乖聽話?”

“您放心,世界上掌握這些技術的不止他們一家,而這麼大體量的客戶卻只有我們,這一點讓我們立於不敗之地!”周翊坤道。

說完,感激地看了一眼梁江濤。

這就是當時梁江濤跟他講的,二桃殺三士。

他將其運用到高鐵技術採購談判中,取得了難以置信的好效果。

陳同志點了點頭道:“很好,翊坤啊,今天看了那麼多,你們所有的工作都不錯。但也要注意,毛主席曾經教導過我們,現代戰爭絕對不是靠一兩件先進武器就能決定勝負的。抗戰的時候,華夏軍隊沒有飛機,但我們還是打敗了日本人。解放戰爭的時候,國民黨有飛機,我們沒有,依然把他們趕下臺。抗美援朝的時候,美國的武器裝備堪稱世界第一,海陸空三軍協同作戰配合,如入化境。可是我們的朝鮮志願軍橫刀立馬,硬生生讓他們過不了三八線,讓麥克阿瑟終生遺憾。這說明了什麼?我們可以使用先進技術,但不可以迷信技術。如果沒有江濤同志,高鐵技術再先進,也不可能現在這個階段為我所用。機器再智慧再先進,也沒有辦法取代人的作用。翊坤,今天的話你要多想想。”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