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長和縣委書記,雖然只有一步之差,但卻是一把手和二把手的分別。
如果縣長足夠強勢的話,確實是二把手,如果非常孱弱,有可能連二把手都算不上,真正的二把手可能是書記更加信任的某一個常委,甚至其他職務,縣長甚至可能被書記架空。
可是書記就不一樣了。
真正大權在握,一言九鼎。
想調整正科級以下的幹部,開一個常委會就行,可以說是一句話的事。
副縣級領導和常委,雖然沒有權力直接任免,但完全可以協調市委組織部任免。
一般來講,市委組織部是會給書記這個面子的。
尤其是梁書記,縣委書記和縣長一肩挑,幾乎擁有“絕對權力”。
但梁江濤絲毫沒有心情去品味這種絕對的權力,而是一心一意撲在工作上。
在這個位置上,他更能感受到自身的責任和壓力。
他沒有退路,只能拼盡全力讓燚城變得更好。
有那麼多的資源,那麼好的條件,如果不能讓燚城實現飛躍性的發展,在全省乃至全國打出一定的名聲,那就是失敗的。
還遠遠沒有到鬆懈的時候。
繼續抓緊時間研究人事安排。
縣委縣政府班子固然重要,但科級人事安排同樣重要。
因為都是各鄉鎮一二把手和各局委辦一把手,是實打實衝鋒在前幹活的。
某種程度上可能比縣委縣政府班子人員更重要。
梁江濤充分跟縣委縣政府班子以及自己的幾個心腹商議,力求把人選好用好。
首先是兩個實權崗位的領導被調走。
一個是縣府辦公室主任任兵。
他是齊天的人,放到梁江濤身邊是為了監視制衡他。
但由於梁江濤能力太強了,任兵沒有起到原本預計的作用,所以也沒有做多少惡事。
畢竟在一起共事一場,任兵自身的問題也不是太嚴重,梁江濤並沒有趕盡殺絕,把他調到了縣政協,任副秘書長,保留了正科實職。
辦公室主任就地讓應急辦主任馮濤接任。
在之前的群體性事件中,馮濤表現的還是盡職盡責的,基本讓梁江濤滿意。
何況馮濤本來就是正科級,接任主任順理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