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下還有一大幫人專家、人才,寫出的報告很有分量。
就算是他,也沒有辦法彈壓。
只能想盡千方百計彌合,希望能曲線達成目的。
這條路從他當上副部長就開始淌,走了好幾年,還沒有走通。
這次好不容易說服了國家發改委,取得了全力支援,想著一鼓作氣,徹底把京滬高鐵敲定。
想不到最終還是來了一個投票。
投票的話,那些專家學者很佔優勢啊!
鐵道部這邊的一些老專家和科技部那邊磁懸浮派的專家合流了!
更加難對付,形勢非常危急!
尤其是磁懸浮派,那是代表了未來的高新技術。
在這個時代各種技術噴湧而出,日新月異,凡事只要一提到未來的高新技術,立刻就高人一等!
怎麼能夠打破這個思維的藩籬?
他想了很久,卻依然沒有想到一個好辦法。
難道真的要功敗垂成?
站在他對面的總工程師羅黎明道:“部長,事情到了這一步,咱說怎麼也得頂上去,只要一天沒出結果,一天就不能放棄!”
羅黎明的態度也非常堅定。
只要京滬高鐵修成了,他也能夠更進一步!
這份政治功勞夠吃一輩子!
“唉,失策呀,咱們以前主要把精力放在技術和專案上,卻忽略了專家這一塊,和兩院的專家都不熟,人家的傾向性自然不在咱們這裡,等忙完這一陣,部裡要集全體之力幫你申報院士!”周翊坤道。
羅黎明是鐵道部總工程師,也是技術型學者,是有資格申報華夏工程院院士的。
“好,部長,黎明敢不榮膺使命?但為今之計,還是得集中力量把眼前這一關邁過去!十幾年的努力,就在朝夕啊!”羅黎明道。
“是啊,此時再談什麼理想、趨勢都是海市蜃樓、空中樓閣了,咱們不如一力降十會!兵分兩路,部裡的那些老領導老專家,我來搞定!他們雖然退了,但他們的子女還在系統裡,希望他們能夠識時務!”
“兩院是雙方爭奪的焦點!他們相對是中間派!即便情感上支援高新技術,但也不盡然!那些專家,你挨個做工作,不要考慮成本!”
周翊坤下了決心,眼中閃爍出幽幽的光芒。
搞關係,搞專案,搞公關,他罕見對手!
“好,部長,我明白!”羅黎明堅定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