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舉薦的官員如果出了問題,那麼推舉他的人自然負有連帶責任。
現在人事都是歸組織管,明面上不講這些了,但其實潛規則裡面還是講的。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如果萬一梁江濤表現不如預期,張遠峰就是所薦非人,首先在部長那裡面子上就不好看。
同時,在部務上,是李部長提議給梁江濤面試機會,他的面子也一起給掃了。
反之,現在梁江濤表現很好,幾個處室都對他評價很高,尤其常務副部長姜萬軍,在李晏清這裡把梁江濤都誇成一朵花兒了,讓李宴清和張遠峰面子上都有光!
宴清部長很高興。
“張處長您過獎了,我只是服從安排,該怎麼做就怎麼做,不懂的就及時請示,我要找準我的定位,我是省委組織部剛入職的年輕幹部,要好好學習,儘快成長,不能丟了部長和您的人!”梁江濤笑著說。
他位置擺得很正,他就是張遠峰的人,就是李宴清的人!
這兩人對他的知遇之恩,是實打實的!
而且,他就算表現不錯,也還遠遠談不上成績,決不能驕傲自滿。
“好!不驕不躁!知道根在哪裡!我果然沒看錯你!”
聽到梁江濤這麼會說話,而且如此成熟,張遠峰笑得更加燦爛。
他現在越來越為自己的眼光自豪,當初看中梁江濤,真的是沒看錯!
梁江濤瞥了一眼張遠峰和李晏清辦公室之間的門,感覺門很厚重。
張遠峰跟他說話時也沒有刻意壓低聲音,看來隔音效果很好。
“以後有什麼差遣,請您隨時吩咐。”梁江濤真誠地說。
他對張遠峰是真的感激,雖然他跟張遠峰第一次見面就認出了他的身份,也知道他以後成就非凡,特意表現了一下,但如果張遠峰迴來沒有跟李晏清說,或者沒說到位,也許就沒有自己的今天了。
張遠峰是他仕途之路的領路人。
“好好幹,部長會在合適的機會見你。我還要囑咐一句,你救明玉的事,就不要跟其他人提起了,這對你的成長也是有好處的。”張遠峰沉吟了一下道。
這句話純粹是他個人的提點,不過他相信以梁江濤的水平和性格能悟到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