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一班的,很有幸能跟他認識,我們都沾了他的光,就業無論是去發改委,還是去那些大企業,他都幫我們說話!我們班的就業是全院最好的!”
這些同學們對梁江濤顯然非常瞭解,對他的履歷、學術情況如數家珍。
人怕出名豬怕壯啊。
梁江濤雖然很少在學校待著,但學校裡已經有了他的很多傳說。
梁江濤很隨和地跟他們交流著。
以他現在的見識和閱歷,隨便分享一些東西,就能讓這些象牙塔裡的學子們大開眼界。
社會才是一所真正的大學。
無論再高的學歷,再高的科研水平,沒有經歷過社會的錘鍊,依然算不上真本事。
這群年輕稚氣的水木學生,聽的一愣一愣的。
爆發出無數次熱烈的掌聲。
“太精彩了,這些事情以前聽都沒聽過啊!”
“這都是書本上學不到的寶貴經驗,今天這個講座太值了!”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比十堂教授的精講課還有用!”
“我也要從政,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以後畢了業我就去基層一線,建功立業!”
“我要去追隨梁學長!梁師叔!”
學生們都被梁江濤調動了情緒,心潮澎湃。
梁江濤滿意地點點頭。
當初他到水木大學有兩重目的,一個是學到最前沿的經濟學知識,這對他做經濟工作有很大的幫助。
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不僅要有實踐經驗,還要懂得背後的理論知識。
第二個是找後臺,以吳寧和水木大學在國內的地位,能夠極大的拓展他的人脈。
這一點在高鐵論戰中已經充分體現,給他提供了極大的幫助。
現在看來,還有第三個重要作用。
那就是幫助他網羅人才。
這些小師弟、師侄、師孫,跟他有天然的親近感。
用好了,將是未來他的一大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