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且讓艾蒿與菖蒲的汁液按照三比一的比例混合,能讓整個顯現時間縮減一倍!缺點是兩者的汁液要足夠新鮮,摘下來時間不能超過半天。”
梁渠聽完很不可思議。
這算是什麼,對鬼母教專屬試劑?
“這些植物在民間其實都有一個共同特點,五月過去不久,梁兄弟應當清楚。”
“辟邪?”
“對!”
艾蒿和菖蒲不必說。
五月五日午,天師騎艾虎;蒲劍斬百邪,鬼魅入虎口。
桃木差不多,桃味辛氣惡,故能厭邪氣,固有百年桃木劍斬鬼魅一說。
道教祭煉法器至今都喜歡用桃木作劍,從三週歲開始抓周般挑選木材,製作等高長劍,以秘法催發氣血蘊養,待及冠便硬如百鍊鋼,佈滿紅紋。
只是就算這三者真能辟邪,會與鬼母教眾血液反應的道理是什麼?
看出梁渠疑惑,冉仲軾接著道。
請訪問最新地址
“武學功法追求初本,是因為初本上大多蘊含著書寫者的意志,能令人最大程度的感受其中奧妙。
實力到達一定境界,人的意志是能夠實質性的留存於外物的。常人被狩虎大武師瞪上一眼,便可能精神寂滅,失去生機。
一如被猛虎嚇得肝膽俱裂的弱兔,如此境地方得名狩虎。
等到臻象宗師,夭龍武聖更是玄之又玄,哪怕肉身被毀,一樣有可能留下意志苟延殘喘,只是失去肉身的意志極易被外物干擾,沒有神志,逐漸生長為奇怪的東西,我們稱之為‘邪’
而鬼母教信奉陰殺水老母,你在水邊長大,應當很熟悉她。”
梁渠點頭。
陰殺水老母並非大乾敗退至澤野之上,成立教派後杜撰出來的神靈,而是流傳了很久的一尊民間水神。
具體成因無從考證,類似的神明太多太多,尤其是沿江地區,一縣有兩三個都不奇怪。
而最開始的陰殺水老母也確實是正神,至於為何後來成邪神。
因為和鬼母教交過手,梁渠專門研究過許多陰殺水老母的傳說。
追根究底,是這陰殺水老母天然帶幾分邪性、邪氣。
如“或能使人乍富”,自然受小人追捧供奉,慢慢人們對她的印象開始變差。
當信奉者受到另外地方“正神”進來的衝擊後,伴隨著部分“斷章取義”和“辨經”,徹底無法翻身。
說是神邪,倒不如說是人邪。
“我們懷疑鬼母教中供奉的神靈確有其事,但絕對不是神,而是大神通者死後結成的怨力與什麼東西結合而成,生前保底有夭龍武聖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