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舉人怔了下,這位閻王爺截住自己,就為了請教學問?
“老朽才疏學淺,不知趙大人有何疑惑?”
趙都安笑問道:
“何為正學?讀書人為學為人當以何為正途?”
就這?宋舉人詫異,這個問題,恰是四天後的論學主題,他自然滾瓜爛熟,說道:
“聖人有云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乃為德行。格物者,應當是窮究事物道理,致使知性通達至極之意……”
身為正陽弟子,這套理論,自是正陽學派的典型觀念,也是大虞朝儒學界較為正統的理論。
所謂的“匡扶正學”,並非標新立異,本就是溯本追源,重新將這套理論拿出來。
趙都安露出恍然模樣,旋即又愁眉苦臉道:
“本官看這書上,也是這般說的。但前些日子,卻又聽了個別樣的說辭,與這書本衝突,故而迷惑不解。”
宋舉人好奇道:“敢問大人聽了什麼說辭?”
趙都安淡淡道:
“哦,大抵是什麼‘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之類的話。”
見趙都安沒有殺害他的意圖,談話又進入了自己最熟悉的領域,宋舉人也放鬆了許多,聞言不禁笑道:
“此等說法,著實……新穎。”
他刻意用了“新穎”這個中性詞,心中卻是不屑的。
世上有太多讀書人,標新立異,喜歡搞一些新詞,乍一聽玄乎的話,為的無非是彰顯自身,以求名聲。
宋舉人讀書數十年,對這種事見慣了,本能地看低,認為又是什麼狂生故作怪異言語,以博人眼球。
但礙於趙都安身份,不好貶低罷了。
“趙大人,老朽只能說,以我讀書多年所見,卻不曾聽聞聖人說過類似的話。”他委婉地道。
“這樣啊。”趙都安有些失望,笑道:
“本官知道了,呵呵,我還有事,便先走了。”
“呃……不敢耽擱大人時間。”宋舉人拱手,目送馬車轆轆遠去。
……
等確定車馬離開,他茫然地站在原地,擰緊眉頭,總覺得古怪的很。
是自己多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