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此同時。
皇宮中,大虞女帝今早迎來了一位客人。
御花園內,池塘邊的涼亭中。
徐貞觀纖細白皙的玉指從棋盒中,捏出一枚白子,望向棋盤對面的老人,說道:
“……所以,太師您實在是誤解他了,趙都安並非外界傳言中那般,往日種種行跡,乃是刻意自汙罷了。”
她口中的“太師”,自不是旁人。
乃是大虞朝文壇舉足輕重的泰斗,亦是元老級重臣,朝中“三公”之一,顧命大臣,與逆黨太傅莊孝成曾並稱“南莊北董”。
現如今,執掌翰林院,任職三品“翰林院承旨大學士”的朝中頂級清貴的董太師。
作為昔年,三皇女時,曾教授女帝學問的“授業恩師”,董太師是徹頭徹尾的“皇黨”。
亦是女帝初登基時,朝中最為支援的一股力量。
因而,雖因年歲早已大了,難以負擔重要職位。
但這位耄耋老人,在女帝眼中,仍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也因此,才委以重任,由其牽頭選人,組建“新內閣”。
今早,董太師入宮,再度勸諫她親賢臣,遠小人。
顯然又是不知從哪個學生口中,聽到了關於趙都安的壞話。
無奈之下,徐貞觀只好如此解釋。
董太師約莫七八十歲,身穿緋紅大學士官袍,鬚髮皆白,面如重棗。
因保養得當,神完氣足,饒是白髮蒼蒼,但一雙老眼依舊銳利有神。
這時執黑棋落子,緊皺的眉頭略有舒展,說道:
“若如陛下所說,此人品性,倒不如老臣那些學生說的那樣敗壞。”
徐貞觀頷首道:
“翰林院學子讀聖賢書,受太師薰陶,嫉惡如仇,聞聽他名聲惡劣,由此不喜,倒也正常。”
董太師搖頭道:
“可老臣卻聽聞,此人近日入了臺獄,似涉及一樁女子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