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
“派人尋白馬監司監,問他對趙都安此人的評價,坊間傳聞是否屬實,以及是否還有價值,若……實在百無一用,再交由詔衙處置。”徐貞觀金口玉言。
“是。”
……
……
另外一邊,走出宮門的趙都安臉色難看。
女帝沒有給出明確答覆,在他看來,是個糟糕訊號。
就像一把閘刀高懸,誰也不知,會何時落下。
“接下來,詔衙的人,乃至對我積怨已久的朝中官員,勢必蜂擁而上。而我又不是真面首,吹不了枕邊風……大事不妙。”
“女皇帝的態度已經說明,沒有強烈偏袒我的意圖,大虞朝堂局面又複雜,我身為‘女帝的小白臉’,很可能成為廟堂各勢力遏制皇權的棋子。”
“就算罪名無法坐實,把我抓捕酷刑審訊,也扛不住。”
趙都安不敢賭,自己方才那一番操作,能多大程度上影響女帝的決策。
必須想辦法自救!
只要閘刀還沒真正落下,就還有掙扎的機會!
趙都安冷靜思索,嘗試轉換思路。
尋常人面對誣告,常規思路是自證清白,喊冤獲取同情。
但世界的真實運轉邏輯並非如此。
透過短暫接觸,趙都安認為大虞女帝是個聰明人,大機率能判斷出,自己並未通敵。
這點從方才對方的表現,也能看出。
那殺自己最大的理由,就是平息百官的彈劾,最多加上個洩憤。
而站在帝王的角度看:
“只要我提供的價值,大於殺我能獲得的價值,我就能活。”
趙都安思緒驟然清晰,歷史上貪官、奸臣無數,之所以皇帝不去剷除,很大部分原因,就是這幫人活著的用處更大。
同樣的邏輯,在他沒有觸犯紅線的前提下,只要能在閘刀落下前,表現出足夠的價值,就有翻盤的希望。
抓回莊孝成?不切實際。
那就只剩下一條路了。
“將功贖罪。”趙都安鑽進車廂,心中已有了決斷,他不能將生死依賴於上層大人物的一念之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