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零二章 叨擾六部 (2 / 2)

臨別之際,禮部尚書叮囑顧侯爺道:“侯爺在塞北守邊勞苦,雖然建下不世功勳,卻也難免有些勞損,諸事都往大處想才好。京察這樣的事體,就是以前吏部來評,也有許多吃力不討好之處,更何況侯爺打仗多年,要弄清楚裡面的彎彎繞,只怕要花好大一番力氣。侯爺需多聽聽下面人見解,自個不必太勞累了。”

顧侯爺連連答應。

工部就還好些,顧侯爺在塞北曾修建過城池抵擋耶律氏,與工部在城池的修建圖上曾多有交涉,也算是比較熟悉。

工部尚書為人誠懇,不愛多言,問了顧侯爺的要求之後,便拿出冊子,讓顧侯爺自個選。

顧侯爺選好後,略坐了坐,也就走了。

工部尚書臨別前也沒同其他各部尚書那般叮囑再三,但對著顧侯爺欲言又止了幾次,最終還是什麼都沒有說,眼神古怪地和昨日宣旨的太監很有些像。

這讓顧侯爺很不自在。

兵部他本就掛了職銜在內,刑部只需呼叫一人即可,都不需太費心。

最後去的吏部才是重頭戲。

吏部掌管文官的任免、考核、晉升、勳封、調動和俸祿等事,京察以往就是吏部之責,任用顧侯爺等於皇上公然表示對吏部的京察多有不滿。

但若往深處想,吏部只負責三品以下文官的京察,三品以上及天子近臣都由天子評定,天子如今不分文武不分品階全都交給顧侯爺,是不是在彰顯天子對於吏部的不滿,或是對文臣的升遷罷黜都不滿意?又或是對文臣們皆不滿意?

這可就涉及到眾多文臣的飯碗了,也涉及到文臣的氣節。

顧侯爺懸著一顆心,吊著一顆膽進了吏部衙門去尋吏部尚書。

果不其然,沒尋見。

簽押房內每個人都垂首忙著處理文書卷宗,壓根沒人抬頭。

轉了一圈,顧侯爺也不知該尋誰問話,吏部尚書也不在自個的辦公房內。

這顯然是個下馬威。

吏部對他這個突然冒出來分了差事的人的不喜,表現得明明白白。

顧侯爺想起小妻子的話,也沒多呆,只對著簽押房內靠著門的一個官員道:“本侯奉旨京察,得了聖上旨意需從各部調選人員輔助,其他各部人員已都選定,尚書大人不在,本侯有事在身,不能等候,還請大人轉告尚書大人本侯已來過。”

官員立即站起來身來道:“下官知曉了,下官乃是考公清吏司的員外郎,姓廉。下官一定將話帶到,還請侯爺放心。”

顧侯爺謝了這位廉員外郎,便騎上踢雪烏騅馬回侯府尋小妻子用飯去了。

全然不知,他今兒在六部轉了這麼一圈,如同往平靜的池面丟了塊碗大的石頭,擾得各部議論紛紛。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