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誠!”
簡陋的練兵場上,肅立挺胸的四隊少年兵,大吼聲氣勢頗壯。
只要不動,佇列就很整齊,一動就亂套,新兵蛋子只能先學站。
秦逸輕踢馬腹、驅馬上前,立於隊伍前方。
“很好!很有精神!”
瞅著四隊高矮不等,軍服雜亂的少年兵,秦逸心頭熱血澎湃。
“今天上午的佇列訓練,甲隊表現最佳,中午多二兩貔子肉……”
一番講評過後,四隊飢腸轆轆的少年兵,被各自隊正領回堡內開飯。
秦逸從岫巖堡外大巖子溝村返回望海堡,第二天就開始整軍訓練。
兩次出擊,被解救的漢奴共計四十八戶、一百三十八口。
遼東人、宣大人、薊鎮人,其實都是苦命人。
相同的經歷,讓大傢伙在秦逸的庇護下,抱團取暖、相當團結。
望海堡不同於韃子治下,主子、奴僕等級森嚴,也不同於明軍東江鎮治下,將領、戰兵、民夫界限分明。
這就是個古典味道的公社,同吃同住。
內部除了四隊少年兵,還設定了工匠隊、軍服隊、伙房隊、狩獵隊、伐木隊、牲畜隊、保潔隊等。
新人來後,按照各人情況直接往各隊添人就行。
全員參與,沒人閒著。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下午的滑雪訓練,不出意外的笑料百出。
總旗孫仲勇,如今也能揚威耀武地訓斥蠢笨的新兵蛋子。
“腰往前傾!別撅屁股!善那個哉滴,腦袋被驢踢過?”
秦逸看得嘴角直翹,和尚也算初步歷練出來了。
新整編的四個隊,孫仲勇是總旗、徐海峰是副總旗。
凌風、梁雲城、孟大洋,還有個能使弓的望海堡一期兵趙華,成了四個隊正。
加上四名伍長,秦逸只要掌控住這十個小軍官,就能將四隊少年兵如臂使指。
望海堡二期兵和一期兵,一眼就能看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