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能裝的雪橇車都被拖了過來,男丁們吆喝著把墊在草蓆上的糧袋子往車上搬。
倪大盯著秦逸,有些明知故問。
“老弟啊!不回黑山墩了?”
秦逸點點頭,手指在一眾漢奴乘坐的雪橇車畫了一個圈。
“這些剛從韃子村寨救下的百姓,身體虛弱得不行,我尋思先找個合適的廢堡,讓他們將養些日子再說”。
“也好!也好!”
倪大敷衍著點頭稱是,其實兩人心裡都清楚。
自打建州野豬皮起兵反叛,原本遼東的百姓要麼被殺,要麼成了漢軍或包衣、阿哈。
逃到東江的四十餘萬遼東百姓,歷次戰損加凍餓病死一部分,毛帥死後大都逃到內地或李朝。
原本毛帥麾下十餘萬大軍,聲勢浩大的東江鎮,現在十不存一。
各兵頭麾下家丁戰兵全加起來也就萬餘,還有家眷四萬餘。
後金新奴酋黃臺吉已經兩次入關,從京畿之地到宣大,共計擄掠了二十餘萬百姓,分配給各旗當奴隸用。
秦逸救下的這些“外鄉人”就算逃到東江鎮,能不被砍了腦袋冒充韃子首級就算老天保佑,想回到千里外的故土,真是做夢一般。
“人離鄉賤”真不是說笑。
“老弟啊!你可定下地方?”
“我打算去東面百餘里的貔子窩”。
“廣鹿島對面?嗯嗯!不錯不錯,離俺墩堡不算遠,也有個照應!”
秦逸跟倪大寒暄幾句,眼看鹽糧都上了雪橇,對和尚使了個眼色,然後對倪大雙手抱拳作揖。
“伯健兄,剩餘鹽糧半月後的二十八,我讓和尚帶車架來領,麻煩老哥了!”
“沒事沒事!放心吧!時辰不早,老弟啊!一路順風!”
“告辭!”
“再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