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舉鬥敗三位天人,挫頓北庭圍剿陰謀,四十不惑年,入夭龍,成武聖!
堂堂龍象,何等壯麗?
今日得見,焉能不喜?
小輩歡呼雀躍,期待見龍象武聖真容。
年長者思索。
北庭連年騷擾,南疆偽龍聲勢浩大。
廟堂派遣這麼一位“雙花大紅棍”,是否有幾分敲打懸空寺之意?
此念頭一閃而沒。
去年沸沸揚揚的興義伯梁渠,正為皇帝紅人,亦與懸空寺糾纏不清,關係親密。
更有甚者傳其筋骨非凡,修行懸空寺的不傳之秘——不朽金身。
俗家弟子都沒這待遇!
今日的梁渠隱隱有接力龍象之意,成為下一個廟堂裡的“雙花大紅棍”,本多事之秋,朝廷定不會讓二人起無端衝突,敲打之說無從談起。
不是敲打……
莫非有何隱秘之事?
除開真統洞天派,其餘大派亦有反應。
亭臺樓閣,無不喧囂。
樓觀臺。
碧青茶葉舒捲。
年輕道士小院圍爐煮茶,閒談感嘆。
“朝廷真乃人才濟濟,真敲打,不知明王老師爺扛不扛得住?”
“應該不是敲打,我看那梁渠勢頭也猛,起於微末,大功無數,不像柏光毅之流,一新一舊,一南一北,明顯呈接力態。
興義伯既和明王老師爺交好,朝廷斷不會讓他們衝突。真不想看兩人交好,分而化之,也該是梁渠入聖對等之際,敲打應換個旁人來。”
“誒,前有明王師爺,後有大順梁渠,厲害的人,怎全去學些佛門的玩意,不來咱們樓觀臺?”
“興義伯是有學的,一內一外,外為佛門金身,內便為咱們道門之法。”皂袍青年撩開下罷,坐下捧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