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糾纏。
誰又說得清呢?
日子過的久,難免對地方生出感情。
無父無母。
師門在的地方,便是家了。
“優秀的弟子不必給銀錢獎勵,給學期,給拔高修行檔位,從三月,延長到四個月、五個月,從七兩,拔高到能喝藥湯的二十兩……中間要給胡師兄,向師兄提高待遇,平日裡多招優秀弟子助教……”
梁渠陸續列出多個舉措。
許氏默默頷首。
“你要真捨得,我便依你的去做,今後這份錢我單獨替你記著,權當給你攢彩禮,要想取用,說一聲便是。”
梁渠欣喜:“多謝師孃。”
“你手頭有多少鮫綃,我去安排,抓緊時間編織,十一月末當能上市。”
“不不不,千萬不急賣!”
“哦,為何?”
“此事得先麻煩許老太爺,找找宮裡靠譜的舊友,要不弟子先前怎會讓南娣姐特意叮囑您,需選能信任的夫人來,就是不想此物率先教旁人知曉。”
“此事同我爹有何干?”
“許老太爺當過光祿寺卿啊!幾十年京官,年年大祭分肉,總認識兩個大公公吧?多使些銀子,送到宮裡的貴妃穿上,讓聖皇品品。”
梁渠開個頭,滔滔不絕。
從送進皇宮,到上貢,建立品牌,限定數目,制定標準,飢餓營銷……
許氏一愣一愣的。
“師孃?”
“繼續說。”
“品牌有三點,名字、圖示、宣傳語,圖示的話,我有想法。”
梁渠環顧,見桌上有茶水,食指沾水,兩筆畫出一個圖示。
一個簡單的,有弧度的“Y”,以此象徵鮫人魚尾,突出材質重點。
“名字和宣傳語弟子暫時沒想好,總之儘量不要複雜,要朗朗上口。”
許氏眸光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