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墨研好了。”
龍璃印好香篆,用火折引燃,端放至香爐架。
桌案規整,硯屏擋風。
素白紙張壓底鋪展,鎏金銅臥獅鎮平,山峰筆架兩側擱兩支狼毫。
“辛苦。”
梁渠徑直坐下,翻開手稿,抬手蘸墨,舔墨,抄寫。
見是謄抄,龍瑤靠近道:“大人遠航一月,舟車勞頓,不妨由我們代勞?”
“不必,第一份由我來抄,後面再讓你們來。”
事關重大,初版謄抄不敢假於人手。
梁渠須親自確認無缺,無漏,順帶過一遍《身識法》內容。
有耳,鼻,眼三識法為基礎,加之悟性提升,整篇《身識法》不難看懂。
內容上和老和尚所言大致相同。
極致的洞察自身,統籌自身資訊。
倘若說“眼識”,“鼻識”是收集與統合外界資訊,“耳識”是外界,內在資訊兼而合之,那“身識”就是對自身內在資訊的絕對掌握!
“好生厲害,此法誕生,豈不意味天下困頓狩虎不前者,省去一關?”
梁渠暗暗吃驚。
“一天不練,自己知道;兩天不練,對手知道;三天不練,觀眾知道。”
此話本意說的舞臺技藝,用到武道上道理相通。
一個耽於玩樂的奔馬,狼煙武師,境界不會倒退,然各項武學技藝,疏於練習,無疑會大幅衰退。
即使再上手要比旁人從頭修煉快得多,中間的退步卻是不爭的事實。
熔鍊百經則逆反了整個衰退過程,達到洗盡鉛華呈素姿,煉即不退的玄奇境界。
是故蘇龜山成天吃吃喝喝,曬太陽,鬼母教宗師一來,照樣提刀上馬,抓人就揍,毫無凝滯。
《身識法》修行大成,同熔鍊百經效果幾乎無差,觸類旁通下有何難?
三步並作兩步半乃至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