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開火漆,撰信人正是大師兄楊許。
信件開頭一番問候,旋即楊許講述起了此番尋物的前因後果。
原來梁渠給出的地點是一個水下洞府。
洞府完全淹沒於流金海中,開鑿於苦木崖峭壁之上,分外隱蔽。
縱使楊許有準確地點,亦於冰天雪地中,帶領手下尋找有足兩天之久。
水下洞府裡頭東西不多,只部分生活用品,一些傢俱,剩下便是兩份武學秘籍加兩株寶植。
楊許猜測寶植是後來生長的,因為根系全從傢俱縫隙中鑽出,擠得木質開裂。
留下根系,帶走東西,楊許馬不停蹄趕回河源府,委託信使寄送,可謂緊趕慢趕。
兩個木盒裡裝的則是那兩份寶植。
其中一份楊許特意解釋,裡頭三百年份的血參為什麼只有半截。
他拿了部分,用來分給弟兄當辛苦費,剩下一半則和另一份寶植跟隨信件一同送來。
信件末尾楊許寫下幾段激勵話語,說若有機會,希望兩人能於黃州會面。
梁渠收好信件,開啟木匣。
血參,名字帶血,似乎該通體全紅,實際只泛著淡淡的橙紅。
屬於很不錯的療傷寶藥,常用來製作救命丹,狼煙境以下,保命吊氣效果絕佳。
先前同鬼母教大戰,每人一粒的不寂丸,主要成分就是這個。
另一份……
木匣內,三枚通體黑皮,雞頭大小,上邊還有一圈肉皮的果子滾來滾去,表皮略有皺縮。
路途遙遠,一路顛簸,導致三枚果子略有乾癟,不少地方有潰爛跡象。
梁渠手持木盒,哭笑不得。
竟是三枚雞冠果!
難怪信中未有絲毫提及,壓根不是什麼了不起的東西。
流金海長出來的雞冠果和江淮大澤里長出來的雞冠果,不會有任何區別。
這三個玩意千里迢迢從流金海送到江淮大澤,中間耗費的人力物力,已然超過其本身價值!
的確,左右一個小洞府,偶然能長出血參此等不錯的療傷寶藥已經相當了不得,哪會一下出現兩株。
闔上木匣。
梁渠按耐住激動心情,收拾好包裹趕回家中,關門進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