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就你去年送的那隻,中間出了點變故,後來就一直養著了,有大幾個月。”
“哦。”
範子玄不明白裡頭有什麼變故,但大人物的事,誰說得準呢?
說不得梁大人就喜歡養雞?
瞅那飛龍發胖的身姿。
寒暄幾句,範子玄帶著有所明悟的眼神離開了。
梁渠《眼識法》中感覺到幾分不對勁,但張張嘴,保持沉默。
算了。
幾天溜走。
春節氛圍漸淡,上工的上工,剷雪的剷雪。
正月十五傍晚,梁渠點卯回家。
年前績效考核適才評比為第一,獲得大功獎賞。
儘管大功已經提前用掉,餘下的小獎勵尚沒領到,但新一年頭幾天,出勤仍然要有所保證,免得落人口舌。
大門口,陳慶江一家人從大到小陸續經過,個個手持竹竿,頂頭還綁有捆紮好的稻草。
梁渠見得奇怪,問上一句拿草把去做什麼。
“‘放燒火’啊。”
“放燒火?”
梁渠更為納悶。
正月十五“放燒火”的習俗他知道。
俗稱“照毛蟲”、“照田財”,是希望除盡害蟲,盼望來年豐收。
鄉民把田頭的稻根雜草堆積燃煨,稱之“煨百蟲”,另將路邊、墳地、溝岸、荒地亂草燒掉,謂之“剿蟲窩”。
入夜再用蘆葦或茅草,紮成碗口粗的草把,沿田邊揮舞,喊上幾聲“正月十五放燒火,別人家的菜長得銅錢大,我家的菜像簡籃大……”等等。
唯一的問題是。
陳慶江家祖輩漁民,吃穿用度全靠一艘烏篷船,哪來的田去燒火?
去年過年都沒見有這事。
陳慶江道:“去年秋天收稻之後,買了十五畝田。”
“十五畝田?陳叔你不捕魚了?”
“捕啊,要捕的。”
“那田誰去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