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天地靈機沖刷?豈非和我們煉真罡一般?”
“不錯。”
梁渠託舉下巴:“兩種方法孰優孰劣?”
老烏龜吐槽:“人族本質亦為獸,一樣能修行妖族古法,你看有人修嗎?反倒多引用真罡承接,兩全其美。”
“為何?”
“聽過武道‘本’說嗎?”
梁渠點頭。
胡奇師兄許久之前就曾說過。
武道修“本”。
自身“本”越強,外界相對越“弱”。
差距拉到某種地步,自然不怕刀劈斧鑿。
“你們人族修行的武道,為強化自身‘本’,進行‘我’與‘它’上的區分,區分性越強,體現出來的破壞越強,抵禦亦然。
妖族古法恰恰相反,是為與天地同韻,諧律,韻律越相合,舉手投足間威勢越強。
非要區分優缺,前者適應性強,手段多,後者主場性強,威力猛。
你們人族不善水戰,不只天生陸獸,對水獸有劣,更有修行差異緣故。
此外真罡修持,實乃一絕妙想法與神通,讓你們人族修行之餘,一樣能以自身‘本’為基底,意志為橋樑,撬動天地,承接靈機,雖不如妖族誇張,卻為一種極佳的彌補手段。
反觀妖族模仿人,學習武學,同樣為彌補,奈何遠不如你們人族成體系,高效率,甚至能將彌補手段融入成境界中的一環,後來者按部就班突破,皆能無師自通。”
梁渠獲益良多。
老烏龜的說辭相比於師父的解釋,要更加追根溯源。
粗暴來講,一個由內而外,一個由外而內。
人族上古時期一樣由外而內,卻在不斷的開創中,發明了由內而外的法子,一條與古法截然相反的道路。
從優勝劣汰上講,顯然是無比成功的。
道一聲謝。
梁渠連線中溝通肥鯰魚,讓它回來。
此次雖沒有探明老蛤蟆的底,但這次收穫比單純探底要大得多。
誰知肥鯰魚提出想再待一陣。
不止是為未完成的探底任務,肥鯰魚今日發現,蛤蟆大哥不定時會出門狩獵,帶好東西回蛙族!
它要留在蛙族深造!
猛猛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