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淮陰府前點頭之交,入淮陰府後,正式拜會過兩次,交流中互有所得,去年到華珠縣,亦繞道一趟淮陰府,告知邪僧訊息,是為第三回。”
言語至此,梁渠已經理解兩人的交集關係了。
實力強大,一舉一動皆需注意,不得隨性為之。
作為宗師,老和尚來淮陰府裡追查邪僧,自然要到府裡“登記報備”,而非不聲不響悶聲做事,萬一日後打起來,傷及無辜,再解釋就晚了。
既然兩人俱為宗師,此前又見過幾次,難得正式拜會,少不了武道體會交流。
從互有所得上看,兩人的確熟,只……
梁渠思量措辭道:“為何蘇府主口中,大師您……”
老和尚的措辭和蘇龜山差別不小。
蘇龜山的話語裡,他和老和尚的關係那是相見恨晚,亦師亦友……
“如他所言,共參大道吧。”老和尚盤動念珠,“丹田損毀是大傷不假,可你知我為何不急於修補?”
梁渠搖頭。
能治狩虎大武師丹田損傷的藥,不一定能治宗師,兩者的“本”天差地別。
所以他其實不太清楚這傷到底有多嚴重,是否嚴重到老和尚束手無策,只得天天住小院研讀經書。
“不破不立,大破大立,曉喻新生,你修煉金身,當知金身之法練至高深處,可化解要害,分攤外來侵害入全身各處,以消惡業。
我意圖以丹田破滅為契機,藉此入道,一舉證得羅漢果位。”!!!
梁渠聽聞此話險些站起。
佛家境界稱謂與世俗不同,他清楚記得老和尚曾經說過。
佛家羅漢果位,意為武聖之境!
老和尚憋這麼大?
“大師要入武聖了?”
老和尚搖頭否認:“遠矣,一個雛形,一個想法,如夢幻泡影,若非你此前給我唯識法,我不會動此心念。”
唯識法?
這法門那麼牛?
“去歲華珠大水,順道拜會蘇府主,我們二人曾交流過此事,蘇府主對行破立之事頗感興趣。”
聽完老和尚的講述,梁渠終於理解為何蘇龜山要特意留宿在自己家。
壓根不是看望得力下屬,更不是和老和尚互為至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