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2、徐貞觀 (2 / 8)

追查之下,確有所獲,原主為了搶功勞,不顧詔衙“放長線釣大魚”的佈局,緊急調集禁軍搶人。

這才有了之前那一幕。

至於政變真相如何,原主身為親歷者,頗有發言權,以他所見,的確是二皇子發動政變,手足相殘在先,女帝阻攔在後。

老太傅那套說辭,則是編造出來,詆譭女帝的故事版本。

趙都安對此並不關心,他只在乎自己的處境。

對原主的一系列迷之操作,他的評價只有兩個字:

“愚蠢!“

“那個莊孝成雖然是心黑扯謊的文人,但有一點沒說錯,得意忘形,小人本性,就算沒今天這事,‘我’也猖狂不了多久了。”

“廟堂不是這樣混的啊。”

“人若抓到,還好。偏偏人跑了,官差還被‘我’惡意攔截,詔衙為表清白,必然竭力將罪責扣在我身上……”

“我還得罪了那麼多人,難免落井下石……”

私放逆黨!

這等大罪,若是坐實了,自己就完了!

這是殺頭的罪名。

即便沒有證據,只是有嫌疑,自己的這身官袍也穿不住了。

再考慮原主作惡多端的反派人設,一旦丟了官身,只怕生不如死。

這裡可是封建的古代,不是法治社會……

……

車廂內。

趙都安額頭沁出冷汗,脊椎泛起陣陣寒意,苦思對策:

“出逃?不行,京城範圍,我不可能逃得掉……”

“家族幫助?這個王朝可不姓趙,而是姓徐,何況原主身後非大族……”

“向原主的朋友求援?呵,狐朋狗友,不背刺就謝天謝地。”

“出賣色相,以男寵、面首的身份,博取女帝信任?”

這似乎是最靠譜的方法,也是黑衣吏員建議他進宮的目的。

但獲取了原主記憶的趙都安知道,他壓根沒碰過女皇帝!

甚至這一年來,二者私下見面的次數都寥寥無幾。

最多是有些許曖昧,或者更準確來說,是原主一直覺得女皇帝對他有意思!

這也並非一廂情願的腦補,證據有三: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