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太倉府衙坐落於城內正中偏北,建築氣魄恢弘,極有官家氣派。
衙門內院,一間被臨時充當“前線總指揮部”的房屋內,城內將領、高官雲集,按品秩高低,分主次落座。
氣氛躁動不安,縈繞著戰爭陰雲的緊張感。
趙都安身為女帝加封的“平亂大都督”,等同巡撫,位居主位,為西線戰區名義上的“一號”首長。
刻意換回了女官袍服,戴上無翅烏紗,眉心點綴梅花妝的莫愁坐在他身旁。是個“副監軍”的定位。
趙都安右手邊,薛神策披著鎧甲正襟危坐,面無表情,不怒自威。
左手邊,知府孫孝準端坐,摘下的烏紗帽重新戴回頭頂
——以他四品知府的官位,本該排在京營指揮使後頭,但因是府城主官,兼朝堂上同級文官比武將高半級的潛規則,故而排在第三順位。
再往下,則是石猛、袁鋒,以及薛神策麾下的一些武官,以及府城地方文官。
趙都安一眼掃過去,一大半都是熟面孔,輕咳一聲,率先開口:
“本都督奉陛下旨意,率援軍來此平亂。
太倉府呢,我去年也曾來過,在座不少同僚都該還有印象,多餘的寒暄廢話便不去提,本都督‘初來乍到’,對前線局勢並不明朗。
今日聚會,商討後續平叛事宜,由薛樞密使主持。”
薛神策頷首,手指向堂內中央擺放的一座沙盤,解釋道:
“如今局勢大體如此盤,淮水被居中劈為兩線,雲浮的慕王如今正紮根在淮水道,情報顯示,慕王正網路淮水部分士族,籌措軍費,大有在淮水打造第二座慕王府的架勢。”
他手指向前移,挪到了淮水與臨封的交界處,指著這裡的一隻小旗子,沉聲道:
“這裡駐紮的乃是西南邊軍指揮使趙師雄,這個名字,諸位都不陌生,亦是雲浮叛軍中最難纏的對手,不過陛下回京訊息傳開後,趙師雄便停止了北上步伐,如今在消化地盤。”
最後,他手指再度前移,至臨封道內,一座名為“寧安”的縣城上,緩緩道:
“此地,便是叛軍前鋒將領蘇澹的大本營。蘇澹坐鎮城中,寧安縣往東北方,另外一座汶水縣,駐紮他手下小半人馬,與寧安縣互為犄角,彼此照應。
屯兵於此的將領,乃是蘇澹的妻弟,而以這汶水縣為橋頭堡,周邊的幾個村鎮,則有一股股小規模叛軍,領兵的也都是蘇澹的親信。”
趙都安俯瞰沙盤地圖,對地理格局立即明曉。
孫孝準意氣風發,摩拳擦掌道:
“因城內兵少,固守已是艱難,故而遲遲無法予以反攻,不過如今趙都督率兩大營抵達,又有薛大人指揮,反攻拿回寧安、汾水已是板上釘釘!”
對於這個結論,眾人都暗暗點頭。
並非盲目自信,而是理所應當。
援軍一到,形勢逆轉,如今太倉府城兵多將強,打趙師雄或還有極大難度,但只對付個蘇澹,若都做不到,在座所有人都該以死謝罪了。
石猛忽然面露擔憂道:“可靖王那邊是否會給我們時間?”
他迎著眾同袍視線,認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