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想全走。”
“全走?”
楊東雄語氣略帶反問,實則沒有太多驚訝。
梁渠抱拳:“弟子反覆比對過,兩門功法不止能同時修煉,許多地方更有互補之效。
凝脈上,雖說兩者脈絡迴圈的構建順序,數量上有所差異,但觀其脈絡效果,應有辦法相互調配,妥協。”
楊東雄認同。
“以你如今境界,或可一試,邁入狼煙,對武學功法該有自己的理解,栽上一棵小樹苗。”
“弟子所思亦然。”
聽聞兩人交流,獲悉梁渠師弟地橋以下難逢敵手的可怕事實。
向長松猛啃兩口大瓜。
甜。
甜如蜜。
同師父幾輪探討下來,梁渠逐漸對金身的強度有了個清晰概念。
楊東雄忽然道:“此前未曾問過你,伱學的什麼身法?”
梁渠撓撓頭:“有問題嗎?”
“跟不上了。”
跟不上?
梁渠沉思。
“依我來看,你這身法立意頗高,好似隨波逐流,憑風而動,你來我往,靈活性極好。
只目前來看,你需在身法境界上多下功夫,人橋境尚且還好,再往後,恐怕會跟不上敵人行動,身法本就難練,得早做準備。”
“弟子明白。”
身法類武學,學起來容易,要融入自身體系,貫通戰鬥,相得益彰十分困難。
現實並非加減法,原來的身法不行就換一套。
真正戰鬥中,走位與靈活度的不同,會導致整個體系發生改變,轉修其他身法要深思熟慮。
楊東雄不知道的是,梁渠壓根沒往身法上投入多少。
所謂身法,大半依靠應龍紋帶來的天賦能力——周遊六虛!
一點就會,狼煙以下直接拉滿,刀刀避開,間或以半吊子雷步輔佐進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