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
有錢。
水下建造房屋,難度極大,尋常材料輕易會被腐蝕,尤其木材。
毫無疑問,眼前的聚落正是曾經老硨磲說過的鮫人部落!
難怪那麼多魚,尋找那麼久,此地距離沿岸至少有二百里之遠!
撥得雲霧見青天!
胖頭魚,幹得好!
梁渠召集水獸趕來,獨身進入聚落。
浮動的身形驚走縫隙中覓食的小魚。
整個鮫人部落全沿深溝建造,擴張。
一半房屋建造於地面,一半洞穴開鑿於峭壁。
洞穴照耀不到陽光,卻有諸多熒光藤蔓交相纏繞,營造出不錯的視線範圍,
梁渠猜測,居住在地面上的,多半為鮫人中的強者,食利階層。
居於於峭壁洞穴的,多為底層。
透過門窗,裡頭留存的各類傢俱也從側面印證了這一觀點。
洞穴中的諸多陳設,遠不如上頭房屋中的精緻。
然而數十年過去,反倒是底層人居住的峭壁洞穴,依石而造,儲存的更為完善。
人要飯撐,屋要人撐。
老屋住人百年不塌,無人居住五年就垮。
人氣是一個切切實實存在的東西,一所無人居住的土屋,幾年下來便會破敗不堪。
尤其水下,侵蝕要比陸上嚴重得多。
「巔峰時期,兩千多人。」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梁渠迄今為止去過地方不少,見過的鄉鎮繁多,以眼下房屋數量,規模,大致能推算出曾經有一個二千到二千五百人的鮫人部落生活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