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基陷入著沉思之中。
在李基看來,接下來無非也是三種情況。
劉備率領大軍抵達作為渡過漳水的薄落津渡口之時,廣宗黃巾的三種狀態:或已至、或未至、或將至。
將至,無疑是會出現最理想的半渡而擊的狀態,只要沒有登陸且擺開陣型的機會,黃巾賊人縱有千軍萬馬都難以登上薄落津。
未至,那劉備一部將會佔據薄落津一夜至天明,若是天明時分廣宗黃巾依然未至薄落津,那麼劉備為了避免被鉅鹿黃巾自後方追擊而來,只能是直接渡過漳水與北中郎將匯合。
最麻煩的,則是:已至!
一旦廣宗黃巾已經全部撤到薄落津,劉備所率領五千餘基本不可能正面強攻薄落津。
屆時,劉備一部只能是是匆匆撤退,避讓廣宗黃巾的鋒芒。
‘不過,總體風險始終都還在可接受的範疇。’
李基再度驗證了這個結論,心中微安,只能耐心地等待著所約定的時間。
……
與此同時。
漳水以東至廣宗一帶的大片平原。
身為大賢良師的張角被無數太平道教眾簇擁著往薄落津的方向撤退,且張角的雙目之中透露著滿滿的迷茫與懷疑。
敗了!
直至此刻,張角依然遲遲沒能反應過來,腦海裡不自覺地浮現此前的一幕幕。
自大半個月前,為了挽回連戰連敗的低迷士氣,張角於廣宗城內加大宣揚太平道義,宣揚黃天將會降下神蹟庇佑信徒。
然後,不知在何時開始,漸漸在城中出現了一種更為激進的說法,聲稱大賢良師已溝通黃天,將借黃天之力降下天罰,誅殺逆天而行之漢賊盧植。
一開始張角還有些犯懵,自己都還沒有出手,教眾們怎麼就自我安排得明明白白了。
不過看著教眾們計程車氣明顯提升,張角自然不會自降逼格去解釋自己溝通不了黃天,也降不下天罰誅殺盧植。
而在張角沒有刻意控制那說法的半月間,那種說法已然在廣宗城內形成了主流與希望。
也在這時,漢軍營寨驟然高掛白綾,哭聲不斷,卻是傳出了北中郎將盧植暴斃而亡的訊息。
張角對此自然是無比的懷疑,但是當這個訊息在廣宗城內傳開之時,無數的黃巾教眾徹底陷入到狂熱興奮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