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經歷了一連串的戰敗,陶謙真正能指揮得動的勢力範圍怕是僅有下邳國的一部分。
臧霸是一名驍將,此前對於陶謙的態度也基本是聽調不聽宣。
恐怕陶謙是收到了劉備的書信,卻不願再攤薄下邳城僅剩不多的兵力,生怕下邳城反而會陷入守城兵力嚴重不足的危機。
“陶公怕是擔憂下邳城也會遭遇奇襲,故以行事保守了些許。”
李基說得客氣,但在場眾人多數都明白陶謙純粹就是怕死。
在陶謙已經下定決心讓出徐州外,陶氏一家老小的性命安危才是陶謙所看重的,所以即便是由劉備提醒袁術大軍犯境進攻彭城在即,陶謙依然不願分兵。
“唉!”
劉備長嘆了一聲,對此也是深感無奈。
短短几年的功夫,陶謙的變化之大,讓劉備都有些無所適從。
幾年前,陶謙尚且還有領兵直奔千里外聚義討董的豪勇,如今卻似是連一丁點的心氣都沒了。
“子坤,這麼說只能退兵回援彭城了?”劉備問道。
“彭城守將臧霸與陶公早已是離心離德,陶公不援助臧霸,臧霸也必無死守彭城之心,一旦遲遲未見支援而袁軍攻勢越急,臧霸怕有開城獻降的可能。” 李基直指其中的利害之處,言明什麼才是輕重緩急。
且在一開始的戰略中,劉備率領大軍進入東海郡的目標便是避免瘟疫爆發,如今主要目標已經達成,馳援彭城才是正確的。
而在李基指出了臧霸有開城獻降的可能,帳中不少人的臉色也是隨之微變。
這個可能性並不是沒有,恰恰相反是極有可能發生的。
陶謙與臧霸之間的關係本就不融洽,忠誠更是談不上。
雖說劉備入主徐州的趨勢已經明朗,也必然傳入到了臧霸的耳中。
可或許劉備在徐州的名聲與威望兼備,但袁氏同樣也是名揚大漢,為世家執牛耳者。
因而,劉備若是面對彭城被攻城多時卻久久未表態,臧霸會順勢選擇歸降袁術也不是不可能的。
龐統脫口而出地開口勸誡道。
“主公,宜速速馳援彭城,籠絡臧霸,萬不可使臧霸降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