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劉璋倒是捨得,不會是有詐吧?”
甘寧頗有些詫異地道了一句。
李基淺淺地笑了一下,道。“劉季玉若是有詐,他的頭顱會自懸於西南。”
此言,聽得甘寧渾身莫名地發冷了一下,明白李基斷然不止是做了一手準備。
而甘寧也不再多問,在確認了送劉璋返回益州的細節後,便退了下去。
待甘寧離開後,李基又坐著細細品了一陣香茗,這才起身回到上座桌案處,其上鋪著一面大漢十三州的地圖。
除了荊揚二州外,張昭、張紘、虞國三人在劉備暗中的支援下,已經初步掌控交州。
只是交州地廣人稀,情況複雜,想要為爭霸天下的過程中提供什麼極大的幫助顯然是不可能,但已不再有影響後方的風險。
不過透過發達的海船連通交州沿海,倒也可以透過類似“外包”的方式,讓交州百姓在閒暇之時有償協助打造些軍械物件,減緩壓力。
譬如,最為龐大的消耗品箭矢的箭桿。
而益州的問題,反倒是李基最不擔心的。
有著益州世家的支援以及張松、甘寧的協助,劉璋上位的可能性實則比他的幾個兄長要高得多。
且即便劉璋暗藏野心,完全藉助益州世家的力量上位後,也必然會被世家在方方面面產生制約,難成大事。
而等益州與荊南穩定下來,荊州也徹底消化完畢之時,屆時便是北伐中原之日。
只是,李基眼中的炙熱一閃而過便平息了下來,重新將精力放在穩定荊北之上。
李基必須要留在荊北襄陽坐鎮的原因,除了需要威懾袁術,掌控大局,也需要一點點地引導著荊州世家如揚州世家那般奔赴夷州。
夷州之事,在大漢世家的圈子裡並不算是什麼秘密。
只是揚州世家前往夷州的時日尚短,才初步在夷州勉強立足,更別說是明顯得到了多少利益或好處。
且資訊傳遞的不便,讓很多資訊都會存在失真或誇大,所以揚州外的世家對於此事更多的是一種半信半疑或是嗤之以鼻。
因此,如何讓荊州世家也自願入局,李基也還需要費心地謀劃一番。
除此之外,還有一件大事,那便是李基準備向劉備進言遷移治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