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維除了擅於表達,頗有些機敏急智外,其餘方面卻不過是中人之姿罷了。
再加上顧維的底子同樣薄弱,尚未處於識字階段,更別說對於各種軍政之事產生見解了。
這種情況下,李基當真讓顧維成為門生與諸葛亮等人互為同窗,顧維也只能是拖後腿。
甚至時時都會深受打擊,不斷自我懷疑之下,說不準對顧維卻是有害無益。
因此,李基略微猶豫了一下,溫聲問道。
“顧維,你父親之事,你可清楚了?”
顧維頓了頓,點頭道。“我知道。”
“那你對於自己的未來可有什麼期盼或追求?”李基再問。
“我……”
顧維不自覺地握緊拳頭,答道。“我也想成為漢使。”
李基聞言,目光一轉,與顧維對視到了一起。
顧維的眼神沒有絲毫退縮,努力地表達著自己的信念,想要讓李基明白自己絕非是一時衝動所言。
數息後,李基笑了,道。
“你這般年紀便是想要成為漢使,還遠著呢……”
顧維的臉色微黯,點了點頭。
“不過……”
李基的語氣一轉,接著說道。“如今我的身邊倒還缺個書童,正好能讓你鍛鍊一下接人待物與急智,不知你願不願意?”
“我願意!”
顧維一怔,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下來。
“好。”
李基對此也是頗為滿意。
在夏侯蘭與郭嘉分別獨當一面後,李基身邊倒是一直少了個幫忙分擔瑣事之人。
顧維的出身、品性、能力,都可謂是相當合適,且也算是對顧均有所交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