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讓自小就活在賈詡的陰影之下的賈穆,甚至一時忘卻了對賈詡的敬畏,下意識地反問道。
“為何?!”
“一將無能,累死三軍;謀士無智,斷送生機。”
賈詡冷笑地道了一句,方才開口解釋道。
“吳郡,何地也?主公根基所在,豈容絲毫有失!”
“當年李子坤為何要率軍抵禦山越與會稽郭異於吳郡之外,而不容其踏入境內半步,是何緣故?”
賈穆聞言,張了張嘴,腹中自然是瞬間就能想出數十條好處,但同樣也想出了不少反駁的理由。
最重要的一點,那便是賈穆覺得自家父親賈詡又不是子坤先生。
子坤先生可用弱勢兵力牢牢抵禦外敵數月,屢屢料敵先機,最後還是借了大婚而引郭異掉入陷阱之中,輔於錢塘江與大船,方才一舉破敵奠定勝負。
而在賈穆看來自家老父親設謀或許狠辣老練,但跟子坤先生一比,那可就相形見絀了。
在未必能以雷霆之勢平定外亂的情況下,若是無故屠戮某個世家,且不說產生的影響如何遠大,必會引發其餘吳郡、會稽郡世家人人自危。
屆時,很可能反而會徹底逼反眾多原本投靠劉備的世家,如此方是大禍臨頭。
只是賈穆或許不敢將那些話說出來,但眉眼之間所流露的神色無疑是充滿了不服。
然而,賈穆的異色如何躲得過正細細觀察的賈詡的目光?
賈詡驟然覺得這個自己一貫印象之中尊崇儒家之道的孝順長子,似乎與自己想象之中的有些許出入。
‘起碼……有點叛逆與不孝啊……’
賈詡暗暗地想著之餘,開口道。
“穆兒好生謹記一點,那便是行事萬萬不可瞻前顧後,亂世當用重典,何須以治下內亂為風險而處置世家?”
“想要找出一個足以屠戮世家的藉口其實很簡單,甚至為父覺得藉口只需三個字就足夠了,那便是……‘莫須有’。”
莫須有?!
這三個字一出,別說是賈穆,就連夏侯博的內心都為之跳了一下。
並非是說這個藉口有多麼的高明,而是這三個字足以說明賈詡的道德底線之低簡直就是突破想象,並且完全不在乎一些所謂的規矩。(本章完